范成大这首诗,将初夏的田园,写的活泼自然

2023/11/22 来源:不详

贵州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闲敲平仄两三首,静读诗书方寸心。宋韵唐风文海沐,高山流水遇知音。”

依依欢迎您的到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

说到田园诗,诗友们脑海里可能第一个会想到陶渊明。他曾做过十三年小官,后辞官回家。

从此隐居,被称为“平淡之宗”,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

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

本期依依和各位亲分享一首宋.范成大的田园诗。诗写了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

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能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劳作的繁忙。

同时,诗中蕴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全诗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学习诗词的看官可以读下《赏读诗词的同时和我一起学习格律诗写作》,会对你的写作水平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喜欢诗词的亲可以读下《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中国古诗词大全集高中生文学鉴赏工具书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7购买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果园里一树树的梅子变的金黄金黄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田野里的麦花远远望去一片雪白,金灿灿的菜花已经结子,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

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花。菜花:油菜花。

这两句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菜花稀”、“麦花雪白”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景象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鲜明。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变得越来越短了,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读这两句诗,让依依想到了,宋.翁卷《乡村四月》中的两句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

诗人没有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句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清.袁枚先生在《随园诗话》中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他认为,诗歌如果没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便味同嚼蜡。”

范成大这两句诗的描写手法与翁卷的颇为相似。

诗人目的是想写出村中的安静和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直白的说村中安静和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那就不是艺术了,是大白话、拉家常了。

于是诗人巧妙的运用了侧面描写和衬托的手法。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

范成大诗中价值最高的是使金纪行诗和田园诗。范成大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此诗就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诗歌史上,田园诗事实上大多是士大夫自抒隐逸情抒情诗,如王维、孟浩然诗中的田园风光都是作为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出现的。

而对田园生活最重要的内容--农事反而是忽略不顾的。

范成大创造性地把上述两个传统合为一体,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实现了对传统题材的改造,使田园诗成为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之诗。

正如,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所言:“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

范成大这首诗,将初夏的田园,写的活泼自然,读过的人都说好。各位亲,小诗赏读完了,你有何感想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或留下您美丽的诗篇。#诗词歌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这首诗你读过吗?色彩明暗、动静对照强烈,借景言情更是含蕴悠远

一首诗,短短四句,完美诠释了人生的“春风得意”,堪称经典!

夏日诗人午睡写下一首诗,句句写得清凉无比,灵动丰满,堪称经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