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辞官归农,抚琴畅饮,潦倒汉为何坚持
2023/1/23 来源:不详陶渊明:辞官归农,抚琴畅饮,潦倒汉为何坚持回归田园?名士风流
春秋是出圣贤的时代,而魏晋是出君子的时代。
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魏晋时代的名士榜单熠熠生辉,但无论这些团体多么璀璨,都掩盖不了一个人的光芒——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国人的田园梦,都是陶渊明给的。
魏晋风骨,千古流传,而陶渊明这个老头很倔很有意思:《晋书·陶潜传》记载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有风度有气节!
不稀罕朝堂,那回归田园吧?但是人家回归田园也不好好种地,作为农民,营务的庄稼是“草盛豆苗稀”,害的老婆孩子饿肚子,全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饥肠辘辘,陶渊明却要把土地种成高粱好酿酒。
陶大爷平生所好是喝酒、会友,情到浓时,还会“抚琴而和之”,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琴没琴弦,而他也不会抚琴,只是做了一番抚琴的行为艺术,是不是很搞笑?
陶渊明在魏晋风骨见长的时代,为什么和其他名士不一样?除了诗歌成就,他更像一个潦倒老汉,干啥啥不行,喝酒第一名。
陶渊明回归田园的真相是什么?行为艺术家陶渊明到底在坚持什么?本文带你走近这位田园诗人,领略什么是魏晋风骨,真名士自风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君子的田园,有山水有气节。
李白被称酒仙,但其实把酒喝出风雅的,陶渊明才是祖宗。李白写《望庐山瀑布》,把世外桃源庐山写的仙气飘飘,仙气养人,陶渊明就出生长在庐山西麓。
陶家是庐山地面上的风雅家族,是有土地的。
不同于普通山人的闭塞,陶家世代做官,有源源不断的高雅思想传递进来,陶渊明绝对不是普通的山民,而是耕读人家,务农可以,但绝不是专业农民,读书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务农是修身养性的手段。
所以,陶渊明的田园,是远处可以看到南山的自然风光,近处则是四君子之一的菊花。近身是君子,远处是田园。这才是躲避朝堂乱局的君子追求的理想国。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桃花源是他躲避战乱的安乐窝。
陶渊明《归园田居三》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比豆苗都旺盛,但陶渊明却坚持每天下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么努力地早出晚归劳作,庄稼却没营务好,陶渊明到底在忙什么?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草木上的露水沾湿了衣服,一个士人去种地,是大材小用。但是魏晋军阀混战,出仕只能做违心的禄蠹,所以君子要独善其身,陶渊明种的不是地,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种生错时代的忧虑,让他投身土地,土地是解他忧虑的安乐窝。
但这个安乐窝毕竟只是鸵鸟的沙子,不得志的忧伤始终伴随他左右,这才有了《桃花源记》,一个隔绝了尘世的地方,人们安心劳作,没有兵役和倾轧,只有单纯的劳作和快乐。
陶渊明归的是心灵之园,借酒消解的是君子生不逢时的士人之愁。哀民生之多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无奈,也是自保。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