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离不开猪肉
2022/7/14 来源:不详白癜风的相关知识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
肉价单月上涨30%,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目前猪肉零售价近20元一斤,肋排最高近35元一斤,“疯涨”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然而,中国人吃猪肉的热情可一点也没有被浇灭。
其实,在明清以前,牛羊肉才是中国人最主流的肉食,短短几百年的时间,中国人为何又离不开猪肉?
(猪肉的吃法千千万,最普及的莫过于红烧肉,全国天南地北好像都有红烧肉,山东有咸鲜酱香的鲁味红烧肉,上海有用花雕煨的酥润的本帮红烧肉,苏州有浓油赤酱,甜而不腻的苏式红烧肉,湖南有流行的红亮微辣的毛式红烧肉。但不管在哪里,红烧肉往往就代表着“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作为肉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猪肉也赶不上牛羊肉。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肉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自从春秋后期铁犁、牛耕出现后,牛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历朝历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在汉代,杀牛者要给牛偿命;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猪肉与羊肉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曾一度平分秋色。然而在进入魏晋以后,猪的饲养规模开始萎缩,羊肉从此成为中国人主要肉食长达千年之久。
(烤乳猪是广州最著名的特色菜,并且是“满汉全席”中的主打菜肴之一。早在西周时此菜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
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到了宋代,吃羊更是一种社会时尚。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只,仁宗时每天要宰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皇家盛行,自然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民间无论婚丧嫁娶,或是中秀才举人,还是烧香还愿,如果没有一只羊在案上放着,都不好意思招待客人。在宋朝,猪肉仍然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或者说猪肉仍然是低档的肉食。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大四炖”的第一炖,顺口溜:猪肉炖粉条,馋死野狼嚎。)
但在普通老百姓那里,猪肉就是主食了,《东京梦华录》称,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无数的猪肉摊贩,无数的“郑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
真正让猪肉沾上点贵族气的,还是苏东坡,在杭州任上,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民工的吃饭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这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命名为“东坡肉”。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
明朝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至少在皇家食谱中已有所见,《明宫史》记载,在皇家过年的食谱中就有烧猪肉、猪灌肠、猪臂肉、猪肉包子等。说明此时猪肉已经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到了清朝,猪肉已经成为汉民族最主要的肉食。乾隆时期的美食家袁枚曾写过一本《随园食单》,他在书中为猪肉特设一章,称其为“特牲”,并列举红烧肉及类似红烧肉做法若干,如红煨肉、油灼肉、火腿煨肉、台鳖煨肉、荔枝肉、八宝肉、酱肉、蜜汁肉。并且包括猪头、猪脚、猪内脏的各种烹调法,甚至还有关于猪油的菜式。
雪白晶莹的猪油可以为各色点心增添异香,就连熬剩下的猪油渣,都是小孩至爱的零食美味,蘸白糖就可以吃个不停。而袁枚所写的空心团子则是在团子中心塞一团猪油,然后入蒸锅,出锅后,猪油都化在了团子里,香味扑鼻,团子也自然空心,据说这是镇江人的拿手好菜。
(糖醋小排,上海人最熟悉不过的一道菜了,每次上馆子吃本帮菜或是喜宴大餐,台面上必定会有糖醋小排。要做好一道地道的上海糖醋小排,最关键的就是一招,冰糖!在调料里最重要的就是冰糖,糖醋小排的颜色就是来自于焦糖而非酱油。)
猪肉为什么在明清时期能逆袭成功?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养殖牲畜都是作为家庭副业进行的。但是在明清时期,这种模式遭遇到了挑战,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口在美洲农作物(红薯、马铃薯、玉米)的帮助下,迅速超过了4亿。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土地却日益减少,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畜牧业,已经不能维持基本的食物需求,人们不得不减少畜牧业的比重,转而增加谷物的种植——同样面积的种植业可以养活的人口是畜牧业的十倍以上。
(除了猪肉,猪肠子也受到南北方中国人一致的喜爱。北京的卤煮火烧就是将火烧和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辅之以炸豆腐片、血豆腐、卤汁,加蒜汁、酱豆腐汁、香菜等辅料,使火烧透而不黏,肉烂而不糟。)
人口增长带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劳动力过剩,导致部分农户甚至放弃了在农耕中起重要因素的牛的养殖,改由人来犁地。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一本正经地计算后更是认为,牛力完全可以由人力替代。这也导致了牛在中国地位的下降以及畜牧业的衰退。
但养猪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猪对饲料的要求远远低于其它牲畜,根据记载,当时的人们利用残羹剩菜和人不能吃的剩余农副产品,一个家庭一年养1-2头猪,是可以做到的。
(与北京饮食文化完全不同的上海,也有一道猪大肠名菜——草头圈子。这道菜上海人现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要在以前只能在草头上市时才能吃上这道菜,草头是句上海土闲话,实际上它的学名叫作苜蓿。)
除了为人们提供肉食,猪也是小农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虽然猪不能像牛一样耕地,但是它能提供种植业最需要的肥料。尤其是中国很早就废除了土地的休耕制度,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对于恢复土壤的肥力,起到重要作用。民间谚语更是认为:“富不离书,穷不离猪”、“种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
此外,猪还能最高效的为人类提供肉食。明朝浙江嘉兴府早有“肉猪一年饲养两槽,一头肉猪饲养6个月可得白肉90斤”的记录,而清代同治年间的《上海县志》更记载:“豕,邑产皮厚而宽,有重至二百余斤者。”在提供肉食总量方面,根据《膳夫经手录》所说,“羊之大者不过五六十斤”,与猪相差甚远。在人口高速增长,肉食需求量激增的年代,猪无疑是最适合的家畜。
所以,自明清以后,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猪肉成为了压倒性的肉食来源。《中国食物》的作者尤金·安德森就这样评价猪肉:“它是富人的日常肉食,穷人的节庆膳食,油和工业产品的来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它是如此常见,以至中国的饲养场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猪。”
来源:三匠行(sanjiangxing)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