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作为农诗,寻一住宅以终老,是他心
2023/7/26 来源:不详古代诗词中关于农业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描述农民耕耘辛苦,对农民抱以同情的诗词。像唐朝诗人李绅写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将千年以来农民辛勤务农的场景描述的淋漓尽致。在此诗中,李绅表达了对农民劳作的同情,号召大家要节约粮食,不要让农民的辛苦白费。这么一首道理通俗易懂的诗,流传甚广,是当今教育孩子的好题材。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士农工商,虽然看着农民地位仅在士之下,但妥妥的是社会最底层。和平年代,农民还可以种点粮食维持生计,一到了战乱年代,就要卖田卖地,种的粮食只够缴纳税收的。也不怪乎元人张养浩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了。
古代读书人不事农耕,他们大部分人认为种地是很低贱的事。但晋代的陶渊明却不这样想,他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而且他不是只有嘴上说说而已,他是真的务农,并且怡然自乐的。有诗为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除了陶渊明,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很关心百姓疾苦,写下了很多描述百姓辛苦生活和向往田园的诗,《为农》是其中经典的一首。
为农
唐代:杜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创作背景:
杜甫出生在北方士族大家,小时候家境优渥,生活安定幸福。他自小聪明好学,七岁就能作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神童。在少年时,杜甫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满脑子的理想主义,秉持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主张。
成年后,杜甫屡次科举不第,困守在长安十几年,却一事无成。终于在四十四的那年,接受了朝廷赐予的一个小官,得以跻身仕途。
不久之后,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一路看到战乱导致的民不聊生,心有戚戚然。他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人,却不是一个能大官的人。几经流落,杜甫来到四川成都,建造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这首《为农》诗,就是在草堂所作。
译文:
(安史之乱爆发后)锦里(成都)处在战火之外,是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地方。(杜甫)在江村,这里只有八九户人家。
(村里的景色)圆圆的荷叶浮在水面上,小麦也轻轻的扬花。
(我)真希望能有一处住宅来养老,从此远离长安(朝堂)。
(我)很惭愧不能像晋代的葛洪一样,抛弃一切世俗去求仙问药。
读后感:
杜甫在成都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安静祥和,与战乱的地方相比就像世外桃源一般。如果杜甫真的如诗中说想要一处宅子养老,做一个隐世之人,那他的愿望是很容易实现的。
但了解杜甫的生平后就明白,能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怎么可能会甘愿自己一个人过着避世的生活呢?他心中怀着家国天下,他有自己的理想主张,他是跟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的人。
杜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跟李白其名,并称“李杜”,他也是当之无愧的“诗圣”。
这首《为农》诗,是愤世之言,他心中愤怒却又对天下局势无能为力。这是他生活史转变的一个标志。
文/阿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