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不好怪谁爸爸还是妈妈别争了,早在
2025/2/24 来源:不详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www.csjkc.com/m/文丨豆苗妈妈“你看看你这个样子,简直和你爸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臭脾气不改改以后可怎么得了。”“你别说我爸了,你自己还不是一样。谁让是你们生的,我还不都是跟你们学的。”“你个兔崽子,你还顶嘴。”前几天去姑妈家刚好看到姑妈在训斥仔仔。一听到姑妈说孩子的这熟悉场景,就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经常被爸妈训斥。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妈妈觉得,我的性格太像爸爸了,所以这种场景时有发生。但其实等到长大以后学了生物,我才真正了解到关于性格遗传的真正秘密,并不是妈妈所说的那样,原来小的时候这些都是误导。曾经在杂志上发表过报告和论文研究的荷兰奈梅亨大学教授就曾经表示,其实一个孩子的性格并不存在所谓的后天改变,而是从娘胎里面出生出来就已经决定了。与孩子性格息息相关的主要遗传学基因就是来自于母亲,在男性基因当中,由于缺少一个叫做大脑神经质的基因。所以,这种基因的缺乏,只能够从母体上进行弥补,最终的结果就是以母体,作为其遗传的主要传播者,最终展现在孩子身上的性格,多半与母亲有着极大性的关系。正是因为这项研究的发布,使得我们国内遗传学的专家,也对这项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探讨和认识。后来综合国内外的所有学术报告,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孩子的性格到底像谁,其实在娘胎里面就已经决定了,而影响孩子性格更多的人,就是来自于母亲母体里面所产生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因素会直接在孩子后天的成长之中展现出来,也许孩子小的时候可能更加能够隐藏,但越长大越有个性,就越能展现出一个孩子的秉性和他们的脾气。由于妈妈与宝宝之间是有着血液输送和营养补充的这种直接联系,所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胎儿会形成与母体较为近似的脾气。01为什么不建议孕妈孕期发脾气?这几点很关键1)暴躁妈妈养出来的孩子也依旧喜欢暴力很多人认为妈妈的脾气越是好,生出来的孩子却越暴躁,妈妈的脾气越是不好,生出来的孩子就越显得乖巧。但事实上通过科学的研究表示,并不是这种规律,反而是与妈妈有着高度相似的脾气才是正确的展现方式。当妈妈的脾气在怀孕期间充分展露,且以暴躁为主的时候,孩子也能够感受到母体的情绪,从而形成一种相对较为剧烈的胎动。这种胎动会直接影响到母体的血液循环,以及肾上腺素的分泌,因此在孩子出生以后,养育的孩子多半会跟随母亲的性格变得异常的,喜欢暴力且躁动不安。2)妈妈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到孩子有一些妈妈在自己怀孕期间喜欢大声说话,因此当自己生完宝宝以后,发现宝宝在某些场合也会大声说话。很多人将其归结于家教,但实际上与家教无关的更深层次原因是来自于,母体与胎儿之间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关系。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妈妈的这些行为习惯也不会因为胎儿的出生而有所改变,所以这种具有延续性的动作和行为,会一直展现在孩子身上。当妈妈大吼大叫的时候,孩子也想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以这与教养本就无关,而与妈妈身体有着直接联系。3)妈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宝宝也许暴躁的妈妈,她们只是性格上表现的相对较为躁动,但是不少妈妈所怀有的坏情绪,也具有负面的传导性。比如有时候妈妈在怀孕期间与丈夫吵架,所感受到的伤心难过,和抑郁都会通过母体的情绪直接传达到胎儿身上。所以,为了宝宝着想,妈妈在孕期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周围的人事物影响,尽量保持一个好心情,这样更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因为这种相关性,以及基因遗传上的诸多研究,我们才能够发现当自己怀孕的时候,方方面面都与胎儿有着较大的联系。而在这种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努力的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而且要在孩子脾气出现与自己有相似点的时候,敏锐的捕捉孩子情绪的变化,以便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虽然一个孩子的脾气是与生俱来的,但是通过后天环境可以进行一定的约束,从而达到帮助孩子完成更好自己的这一个目的。02当孩子的脾气有一定的缺点时,父母到底应该如何纠正?①转移孩子注意力在孩子的脾气爆发之前,我们能够看到一定的先兆,比如说他们的脸开始发红,身体开始颤抖,手开始握拳,在这种时期我们就可以通过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帮助他们分散自己的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缓解或者转移,最终就会以一种相对具有破坏性的方式展现出来,而有些孩子是通过摔东西打人或者骂人,有些孩子则是自我伤害,所以,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办法。②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一个合适的宣泄途径,也可以帮助孩子分散自己的情绪,当他们想要生气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先闭嘴。然后去做一件事,那就是拿起你的本子写一下你当时想要说的,所有的话不要用嘴说出来用笔写下来用心去感受。这样的话,孩子就可以在合适的宣泄途径中发泄完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负面的,或是暴躁的,安静的,都可以通过纸张描写的方式展现出来。父母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的疏导与排解,是生活当中的许多小事可以做到的。我们不必太过于执着的给孩子贴标签,认为他们是好的或者坏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而他们的脾气不管像谁,都是在环境中逐渐塑造,或者加强或者减弱的。因此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应该努力的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帮助他们管住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