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豌豆生长的环境,生长期间,农户要做好
2024/10/2 来源:不详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39.net/disease/a_6108173.html
豌豆也叫青豆、荷兰豆,不仅豆子可供食用,在生长期时候的嫩苗,豆子刚长出来的嫩荚以及成熟的豆子,都可以食用。
豌豆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胡萝卜素等等,其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吃现成的豌豆是很简单的,但是种豌豆却不是件易事,豌豆在种植中豆子的产量很不稳定,要提高产量要注意这几点。
一、豌豆生长环境
在种植豌豆时首先要了解豌豆适宜生长的环境,如果不对豌豆生长的环境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种植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就不会有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一般影响豌豆产量的环境要素有气温、水分、和土壤。
1、气温
豌豆属于半耐寒的农作物,适合种植在凉爽湿润的环境中,可以耐寒但不耐热,种子可以在一摄氏度左右发芽。
但是发芽速度会很慢,豌豆发芽最适宜温度是十五摄氏度到二十摄氏度,开花结果结荚的温度也需要在二十度以下,十八摄氏度以上,超过这个温度,会造成豌豆徒长,豌豆豆子长得过快,豆子变老,影响豌豆上市的品质。
2、水分
豌豆是一个需水量较多的农作物,尤其在豌豆发芽期和结果期,豌豆对水分需求格外大。豌豆发芽期需要使土壤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湿度,这样种子才能及时破土而出,不影响后续的豌豆生长。
在豌豆结荚期,需要及时给豌豆浇水灌溉,这个时候豌豆的需水量是最大的,因为豌豆种子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补给,种子才能慢慢膨大,品相变好。
需要注意,豌豆在幼苗期对水分需求不高,不需要给太多水,给太多水反而会使豌豆的豆苗扎根过浅,影响根系发展。
3、土壤
豌豆生长过程对土壤要求其实不高,是属于较耐贫瘠的一种农作物。但为了提高豌豆的产量,最好给豌豆提供土壤PH值在6.5~8之间的土壤。
土壤需要富含钙质,同时土壤不能是沙质的土壤,要是粘质土,土壤中不能含有过多的腐植质和盐分,如果土壤中含有较多腐植质和盐分,会影响豌豆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种植前准备工作
豌豆在种植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选种拌种、土地种植前的翻整,选好种植时间等等。
1、选种拌种
豌豆的品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也有很多,比如有小荚的豌豆,这种豌豆适合把种子晒干后使用,也有宽荚的荷兰豆,这种豌豆产量相对会更高,也有其他品种如朱砂红豌豆、大白豌豆等。
选好豌豆品种后,在选择种子是尽量挑选种子个大饱满易出芽的豌豆,这类种子相对发生病虫害几率也会变小。播种前可用百分之四十的盐水提前浸泡进行催种,之后再根瘤菌拌种进行消毒。
2、种植前翻整土地
在播种之前,土地也需要经过提前消毒和深耕除草。提前深耕除草将地底土壤翻整出来,经过几天太阳的晾晒,可以有效消毒,减少豌豆生长期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所以要提前对土地进行翻整。
3、选好种植时间
因为豌豆属于耐寒不耐热的一种农作物,所以要根据豌豆的这种生长特性选择好豌豆的种植时间,一般来说会选择秋天的时候进行播种,当然,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的不同,播种时间可以适时调整。
三、生长管理及采收管理
豌豆种植必须要做好生长管理和采收管理,这个步骤直接关系到豌豆的产量,所以要尤为注意。
1、生长管理
生长管理期间主要需要做好合理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的情况下,生长期间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在豌豆生长的关键期,如发芽期、开花期和结荚期及时追肥。
尤其是开花期,开花期必须要追施一次肥,开花期是豌豆生长期对营养需求最多的时候,这是做好追肥工作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工作虽然在前期已经对种子和土地进行了消毒,但还是要随时观察豌豆田地中的病虫害情况,早发现早治理,发现后要及时清理病株并喷洒农药。
2、采收管理
豌豆采收主要根据豌豆的用途来进行采收,如果豌豆是用于直接上餐桌,供给商超、菜市场,那么需要采摘新鲜的豌豆,一般在豌豆开花后半个月就可以进行采收。
如果要食用的是豌豆的菜荚,那么在豌豆开花后十至十二天之后就可以采收,这时候的豆荚鲜嫩,做成菜很美味。如果是需要干豌豆,那么可以在豆荚枯黄的时候再采收豌豆。
豌豆种植要提高产量一定要了解豌豆的生长习性,做好种植准备和豌豆生长期管理、采收管理。
豌豆作为一种农作物,可食用的部位多,食用的方法也很多,经济效益很好,在做好以上栽培管理后,产量是能提高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