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脑与豆花儿与汉中菜豆腐附辣豆花和
2022/11/3 来源:不详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水土差异大,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是因地而异,因而也形成了地域特色各异的饮食风味。同一类食物,南北做法、吃法各异的例子数不胜数,成为很有意思的饮食文化现象。比如南方粽子有吃咸的,北方粽子只吃甜的;再比如要说的豆腐脑。大体说来,北方谓之豆腐脑,南方谓之豆花。也有观点认为,豆花不是豆腐脑。也有人说,其实豆腐脑、豆花和豆腐,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在用“凝固剂”点的功夫上的差别。点嫩一点就是豆腐脑,点老一点就是豆花,豆花压去多余的水就是成块的豆腐,但是豆腐脑一压就一塌糊涂。
说多了像是绕口令一般,其实豆腐脑、豆花、菜豆腐,这三样美食的主要制作原料是一致的,均为黄豆磨浆,点形而成,只是在做法上稍有区别便风格各异。豆腐脑清淡脱俗,像个清纯的少女,豆花则像辣妹一样,充满蛊惑人心的魅力,而菜豆腐朴实无华,像个醇厚的乡土女孩。
豆腐脑:
传说刘安不务政事,野心很大,不满足只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王,总想谋求一个更显赫的实职,还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于是,他召集术士门客于八公山下,燃起熊熊的炉火,别出心裁地叫他们用黄豆和盐卤来炼丹,结果“炼”得雪白细腻的豆腐。它虽非灵丹妙药,可美味可口,别有风味。此物迅速传开,风行于世,有诗为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生获泉布。”
豆腐脑主要是黄豆磨成浆加盐卤点成的,盐卤的多少很重要,点的多了发苦,点的少了则不成形。北方多爱咸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陕西的豆腐脑吃法多是调汁子,蒜蓉韭花,再来一勺大骨头炖出的调料水,清淡又不失风雅。还有一种是浇胡辣汤汁,就是把木耳黄花切成小碎末,加上芡粉勾成汤汁。豆腐脑多是早点摊上的常客,寒冷的冬天大清早的来碗热乎的豆腐脑儿,看着卖家用平勺盛在碗内,碗中间豆腐脑像小馒头似的凸出,然后浇卤,卤从豆腐脑上流向碗的四周,填肚儿那叫一个舒坦。
豆花:
在仙市古镇盐井湾流传着豆花儿起源的故事。原来盐井湾是煮盐的作坊,煮盐工特别辛苦,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他们终日都是汗如雨下,他们每天要喝大量的水解渴。盐井湾及周边盛产大豆,所以,用石磨将水和大豆一起磨成的豆浆,成了煮盐工最好的解渴饮品。一次,一位煮盐工的妻子,给他端来一碗豆浆,由于豆浆还有一点烫,再加上他忙于清理煮盐剩下的卤水,一不小心,将卤水洒了一些在豆浆碗中,他也没有去管它。当他把活干完时,其他盐工对他说,看你这碗豆浆,成这个样子了。一碗雪白的豆浆,成了一些花状东西,漂在清水中一样。他不舍得倒掉,就尝了一下,觉得还有甜味,好吃。其他工人也争着尝,最后他们把这碗洒了卤水的豆浆喝个精光。他们又叫他的妻子端来豆浆,又洒上卤水,他们高兴的唱着、吃着。这样豆花就产生了。
豆花是四川的特色,大饭店还有豆花鱼这道特色菜,可见豆花能贵能贱,也充分显示了成都人的创新能力。豆花的做法与豆腐脑很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用石膏凝固而成,而且豆花能硬,可用筷子挑起来,豆腐脑就不行。四川人能吃辣、爱吃辣,须臾不离辣椒红油。清末民初邢锦生的《锦城竹枝词》有这么一首:“豆花凉粉妙调和,日日担从市上过。生小女儿偏嗜辣,红油满碗不嫌多。”成都人爱用鲜红的辣子水来蘸豆花,吃到嘴里麻的痛快辣的过瘾,且一旦开吃大有停不下来的劲头。
菜豆腐:
相传在盛唐时期,西乡县桑园村住着一对青梅竹马的年轻夫妇,的叫赵山顺,妻子名雪莲,婚后相亲相爱。雪莲生了个胖小子,但产后身体十分虚弱,胃口不开,白米细面也不想吃。山顺烩了一碗豆腐端来,可雪莲只吃了几口就推到一边,说是“豆腐太硬、咽不下去。若是能做成软软的豆腐花花,再加点青菜叶子就好了”。一天,他在煮大米稀饭时,心里还想着做软豆腐花的事,稀饭溢锅了他才发现,忙舀水压锅,缸里水已用完,急得他直搔头抓腮。雪莲见丈夫着急的样子,忙提醒他说:“快把案板上那碗豆浆倒进去”。山顺忙把豆浆倒入锅里,过了一会揭开锅,只见上面漂起一层层豆腐花花。山顺又惊又喜,赶忙把切碎的青菜撒进锅里,熟后先舀了一碗端给妻子。雪莲吃后,连声说好,一连吃了三碗还没吃够。孩子满月那天,山顺做了一锅青菜软豆腐花花饭,请前来贺喜的亲戚朋以们品尝。都说这饭可口好吃,纷纷向山顺询问做法,争相仿做。这样,青菜软豆腐花花饭就传遍当地城乡,传到汉中各地,人们称其为“菜豆腐”。
菜豆腐是汉中的美食,也是黄豆磨成浆,只是用酸浆水点成的。这个浆水点的时候不能急,一点一点的点,要让菜豆腐一点点成型。若是遇上那性急之人,一下倒进去足够的浆水,非但吃不上菜豆腐,估计好豆浆都给浪费了。点好后用滤过豆腐的酸水熬大米粥,汤浓米栏的时候,加上刚才做的豆花,一锅酸香四溢的菜豆腐就做成了。
菜豆腐吃的时候要一碗菜豆腐和一碟小菜搭配着吃,小菜的配法也极有讲究,一般是用葱花、香菜、姜末、蒜泥、青椒、香油、芝麻、核桃仁末、油泼豆瓣酱、咸菜、红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下饭。筷子头挟一点小菜,放在菜豆腐上慢慢品味,酸辣香顿时在舌根散开,细嚼慢咽,浓香悠长,后味清幽淡远,略带甘甜,回味无穷。
菜豆腐的豆腐原料:黄豆50克、水mL、浆水mL。
步骤:
1、把泡好的黄豆用豆浆机打好后过渣。
2、移除豆渣不用。
3、把过滤了豆渣的豆浆倒入锅中。
4、豆浆在火上煮开,盛出浆水待用。
5、在豆浆马上就要溢锅时徐徐加入浆水。
6、浆水要一点一点加,可以看到加了浆水处的豆浆慢慢变成豆腐了,反复这个动作,直到汤汁全部变清亮。
7、盛出,配上小菜开吃吧~
辣豆花:
原料:内酯豆腐1盒、辣椒面半勺、熟花生米1小把、熟黄豆碎、盐适量、辣椒油1勺、生抽1勺、醋1勺、葱1根。
步骤:
1、熟花生米在油锅里炒香,颜色微微发黄即可。
2、内酯豆腐用勺子挖出来,装碗,撒适量盐。加开水大半淹没豆腐,入微波炉高火叮3分钟。
3、炒香的花生米倒入保鲜袋,用刀背压碎。葱切碎。
4、取出内酯豆腐,加1勺生抽,1勺香醋,1勺辣椒油,半勺辣椒面,熟黄豆碎花生碎,葱花。前面炒花生剩下的油重新烧热后,淋在辣椒面上。
趁热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