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每年腊八要做哪四件事情吗
2025/6/26 来源:不详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txbyjgh.com/axhd/m/2033.html作者:李毓舜“冬至后十天,阳历过大年”从此,年终的喜庆日子就排着队来了。那么所谓的“腊八四务”,就是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在民间传统习俗中每家每户都要做的四种事情,它们分别是哪四件事儿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腊八粥第一务是腊八粥。这是人民群众中最能被耳熟能详的一个风俗习惯。我学生时代,每逢进了腊月,就见母亲把几个手套大小的布袋子里各种豆子倒出来挑捡。把那些圆滚圆滚的,胖虎虎的红的、绿的、黄的、黑的、白的,各色豆子,选在一起,准备熬腊八粥时候用。有时候,还要预备一些红枣、黑枣、葡萄干、杏仁、花生米之类。再加上各种米。总之,腊八粥的食材都是颗粒状态的。我猜想,这腊八粥是专门为庆祝丰富的秋收果实的吧。这是与中秋节吃月饼是庆祝麦收果实,过大年吃饺子是庆祝全年五谷丰登、五畜兴旺,相区别的吧。腊八头一天晚上,母亲就把上述各种东西泡上了。第二天五明头(大约早上四五点钟的样子),母亲就起来,捅开火熬腊八粥了。全院十几家也就相继拉着灯,起来了。逐渐地就听到拉风箱的声音,都为熬腊八粥忙活开了。只有一两家懒老婆没动静。腊八冰(垒砌冰块,类似堆旺火)第二务是腊八冰。与女人们起来忙活的同时,男人们也起来了。他们的营生是垒腊八冰。他们把从外头刨闹回来的大小冰块,像垛旺火炭似地把冰垒成冰塔。还要在冰塔顶上放一碗腊八粥,在冰塔的胸前浇一溜腊八粥,表示冰塔也喝了腊八粥了。这垒腊八冰的风俗,是纪念一个神话传说的神仙:当年太上老君出生之后,发现西北天空还有一个窟窿,他知道,那是女娲补天遗留的窟窿。寒风凛冽,吹下来糟害百姓。太上老君就发动群众,在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参与下,用冰块把那个窟窿堵上了,那股凛冽的寒风就变得很小了。一到冬天西北风寒流来袭,大概就是从那个冰窟窿里钻出来的吧?腊八粥是祝福一年来辛勤劳动的。这腊八冰是激励勤劳为民办好事的。腊八粥在城市、农村都流传下来了。腊八冰则只是在早年农村流行过。一切神话故事,都有表达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本质的因素。腌制腊八蒜第三务是腊八蒜。腊月初八这一天,寻常百姓家的女人娃娃们还要做一件事——醃醋蒜。就是把好多蒜剥去皮,再把一颗一颗白灵灵的蒜瓣儿投放到醋罐子里,或者是玻璃瓶子里,用醋醃起来。有时候还要加上糖。让它发酵,进行化学变化,形成一种更有营养乃至具有药用价值的新东西。经过半月二十天,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或者腊月三十除夕夜,那些白灵灵的蒜瓣儿就成了一颗颗碧玉了。既酸又辣又甜。用这种醋蒜蘸饺子吃,或者作为一种调味品,炒菜加进去真是色香味俱全,增加食欲,又有保健功能。这种古人的创造,家家户户都喜欢继承的,经久不衰。腊八栽蒜苗第四务是栽春。这是两种性质意义目的一样的活动。一种就是栽葱:把一棵一棵的葱剥掉白皮、荒皮,露出胖胖的白腿腿、碧绿的尖苗苗来,栽进花盆里头,中间腰部再拴上红绸子,或者红头绳绳,摆在向阳的窗台上,预感春天的气息。另一种,是栽蒜苗或者豆苗,遥想那翠绿的春色。不过这两种苗是栽在巴掌大的碟子里的。到他长到一定尺寸,比如玻璃杯高的时候,也要在它腰际箍上一圈红绸子或者红头绳的,寄托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向往。这腊八四务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也许是有其文化传承的内涵吧?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新时代,对春天的向往不是更强烈吗,腊八四务又将赋予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