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川菜天花板,在川妹眼里是什么水平
2022/10/18 来源:不详百度百科说,川菜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三椒”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当地人告诉我,川菜秘诀是“火要大,油要多,鸡精味精起坨坨,郫县豆瓣酱是灵魂”。
用朋友的话概括,川菜就是“吃辣的”。
川菜,恐怕是被误解最严重的菜系。
川菜美食回锅肉
真正的川菜并非只有麻辣,而是讲究粗菜细作,利用刀工和调味料调制出特有的鱼香、红油、咸鲜、麻辣、荔枝味等不重样的“24种味型”,味道种类之多位列各大菜系之首。
这次评测的宜宾菜,属于川菜三派中的小河帮川菜——“盐帮派”川菜。北京这家隐藏在二环胡同中的“宜宾招待所”,被称为“北京川菜天花板”。味道究竟如何?嘶哈嘶哈,赶紧尝尝。
步入蜀南竹海
这家店环境幽静,进门是由宜宾各市县组成的地名墙。随着店内嬢嬢的指引,馋虫们一步一景,仿佛探入了宜宾的“蜀南竹海”中。
在这样的环境里排队等位也心甘情愿吧。(但还是建议早来,不然排队都要按小时算起)
陈设摆件也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
当然,对饥肠辘辘的食客来说,再清幽的环境也比不上大快朵颐的快感。
还等什么,是“就这”还是“yyds”,是时候揭开这家店的真面目了。
品尝酒都肉香
宜宾燃面(荤、干)
最能代表宜宾味道的,除了酒香,那一定要数燃面。
宜宾作为川南大名鼎鼎的“面霸”,在吃面这件事上,绝不含糊。除了最负盛名的肉末干燃面,另有素燃面、燃汤面、口蘑面、姜鸭面、鸡杂面等,满足着大家的花式需求。
最出圈的宜宾燃面,红亮麻香,因其无汤水、油多,遇火即燃,故称“燃面”。在四川人心目中,没有花生碎和芽菜的燃面不是燃面。一筷子夹起来,方形面条上挂满葱花香菜芽菜花生碎肉末,一口吃下去由脆到软,味道层次分明。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宜宾燃面是自己在四川经常吃的面,这家店味道还算不错,比较正宗,辣度够,不过一定要趁热吃,凉掉后美味值大减。本人此次测评最佳菜品。扣分点:分量少,性价比较低,比四川一两面还要少。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辣。以及:一定要趁热吃,再次强调!
传统回锅肉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川菜扛把子”。麻婆豆腐是很多人内心川菜的一番,没有鱼的鱼香肉丝也是一部分人心里永远的神,不少支持者坚称川菜界的下饭神器当属水煮肉片。回锅肉作为川菜24味型中家常味型的代表,经典屹立不倒。
正宗的回锅肉做法,少不了先把猪皮烫一遍。肉的选择上也有讲究,要选用成都人嘴里的“坐der肉”,也叫“二刀肉”,指的是猪尾巴后靠近后腿的那块肉。肥四瘦六,用来做回锅肉再合适不过了。
先下锅煮到七八成熟就捞起,切片要薄厚适中,只有满足这两点,肉片再次“回锅”的时候才会有一个自然的卷曲度,用行家的话说是起“灯盏窝儿”。四川幺妹说,没有“灯盏窝儿”的回锅肉,只能叫五花肉炒蒜苗。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探店前在点评上看到此家回锅肉被评为“北京教科书级”时,激动了很久。但味道有点对不起我的高期待值,不能说难吃,但也称不上好吃,平平无奇的家常菜味道,我爸在家也可以做的水平。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闻起来很香,有炒蒜苗和豆瓣酱的香气。肥肉不腻,辣度尚可,属于能下饭但不会辣到仓皇找水的程度。
火爆腰花
都说四川人爱吃“花”,蹄花脑花豆腐花,腰花自然也不能错过。川菜中的腰花用的是猪腰子,也就是猪肾。爱的人很爱,不爱的人也很绝情,还没上菜就捏着鼻子跑了。
猪腰很少提前腌制,但要挂水淀粉保持水分;烹饪时要急火快炒,俗称“肝腰入锅十八铲”,炒老就失去了那份特别的“鲜美”之味。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无功无过,家常菜的味道,不过不习惯吃腰子的人可能无法接受。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嗯……一股骚气?(一桌都是不吃腰子的人,如有冒犯先对不起)
三江豆腐脑花
脑花,四川人心中的“省花”。
在四川,不敢吃脑花的人算是失去了一大美味。吃脑花只有一次和一万次,只要能越过第一次吃脑花的冲击,这种醇厚油香的美味便再也割舍不掉。
脑花的做法颇多,吃火锅时点一份下辣锅是基础操作。除此之外,锡纸烤脑花也是当地一大特色,在街边小吃摊看老板撒上折耳根和小米椒,滋滋冒油,香得人走不动路。
川菜馆里常见的豆腐脑花,即将豆腐和脑花同烧,夹起一块浸满调料的入味脑花,一时间分不清到底是豆腐嫩还是脑花嫩,让你狠狠干下半碗饭。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不吃脑花的四川人很痛苦,只敢尝试豆腐,不如单点麻婆豆腐。不过豆腐味道还不错,比较入味,毕竟整道菜都浸在油里,整体辣度不高,配上米饭刚刚好。分量不错,脑花大块。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脑花味道香醇,调味适中,非常大大大份,山东人和东北人双重认证过的大份。另力荐脑花拌汤饭的吃法,虽然看着有点黑暗,但油香四溢令人欲罢不能。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全名“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来自四川宜宾李庄镇,是四川人的下酒必备凉菜。
专门做白肉的师傅用特质大刀,将煮好的猪肉切成极薄的肉片,厚度仅1到2毫米,甚至能透字。
李庄白肉的吃法也有讲究,用筷子拎起一片肉的短边,快速甩动将肉片裹到筷上,然后蘸特制蒜泥辣椒蘸料碟。肥瘦相间的肉片经过蘸料加持,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味道出乎意料的好吃。吃之前很担心肥肉过腻,但入口几乎吃不出肥肉的味道,配上蘸碟很香。不过自己还是更喜欢蒜泥白肉,凉拌更入味,配粥一绝。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一张白肉从肥到瘦,还带着硬硬的肉皮,一口下去非常过瘾。调好的蘸料也不是辣的,对不能吃辣人士十分友好。
酒都肥肠
肥肠粉,肠旺面,红烧肥肠,干煸肥肠……四川人对肠的喜爱从未停歇。
宜宾作为五粮液主产地,有“酒都”之称。酒都肥肠和传统的干煸肥肠味道相似,将肥肠切成圈儿油炸,味道香脆,口感接近“油渣”,不似普通红烧肥肠。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个人对油炸肥肠无感,更喜欢QQ弹弹的红烧肥肠。热的时候肥肠还算可口,冷掉的话就过于油腻,感觉在空口吃脂肪。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对于首次尝试这道菜的人来说炸得有点焦,凉了之后肥肠返油,还是要趁热吃。但是却成为了回来之后让摄影小哥看着图片就开始想念的味道。
川香辣子鸡
作为川菜的灵魂菜肴之一,辣子鸡的起源地为重庆歌乐山。
吃辣子鸡,要学会从辣椒丛中挑鸡丁的技巧。第一次吃辣子鸡的外地人可能会觉得自己被坑了,一大盘辣子鸡里绝大多数都是干辣椒。但这确是常态,本地川菜馆子里的辣子鸡也是辣椒比鸡肉多,大堆鲜红的干辣椒中藏着焦香的鸡肉,毕竟在辣椒中挑鸡肉的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乐趣。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很香脆,辣中带甜。吃第一口时觉得一点都不辣,连续进食四五个成功被辣到,但是抵不住诱惑,越辣越想吃。美中不足之处在于鸡肉可能炸过头了,有点柴。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总感觉和肥肠是一锅炒出来的,远看是双胞胎的程度。鸡肉处理得非常小粒,吃起来有点不够爽,可能这就是辣子鸡吧。
豌杂小菜酥肉汤
豌豆苗,在四川被称为“豌豆颠儿”,在餐桌上往往充当“万红丛中一点绿”的角色,是四川人在时令季节需要在菜市场早早蹲守的一抹鲜,也是本地人用来煮汤、煮面条的“万金菜”;酥肉,川渝火锅中的老常客,直接吃下锅吃都不会让你失望。
这两味老行家强强联手,让原本平淡的菜汤中多了沙沙的豌豆黄口感和纯纯肉香。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豌豆菜很好吃,清香味足,但酥肉一般,煮汤没啥味,整体比较清淡。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豌豆颠儿YYDS!全场最佳青菜,作为解辣解腻的角色非常合适。吃的时候要小心藏在酥肉里面的“花椒炸弹”!
虹桥猪儿耙
红桥是宜宾江安县的一个小镇,因为美味的“叶儿粑”闻名川渝。在川南地区,由于造型胖胖像小猪,便被称为“猪儿粑”。外皮由糯米搓成,下面垫一张野棕叶或芭蕉叶。馅料有咸有甜,甜口馅料多为白糖、桔红和桂花;咸口则为猪肉和芽菜,各有风味。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被同桌小伙伴评价为“五仁味米粑”后,不敢尝试,喜欢吃五仁月饼的肯定会很喜欢这道菜。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咬起来很有颗粒感,叫不上名字的馅料里有股熟悉的味道,嗯,原来是刚刚吃过不久的五仁月饼同款青红丝。
富油黄耙
富油黄粑是竹乡人民特有的一种小吃。宜宾坐拥蜀南竹海,楠竹生长繁盛,就地取材十分方便。
经过竹叶和红糖的浸染,米粑就成了甜滋滋的黄粑。如果再加上几块肉条,那就是肉香与米香相得益彰的“富油黄粑”。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很好吃的小甜点,笋壳叶的包裹使得米粑有一股清香味,红糖夹心增加了味觉层次感,笋壳叶的香气中和了红糖甜度,不会很腻。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猪儿粑好吃,不是填馅的,更像一块红糖味的棕色年糕,靠近外面的草叶沾上了好闻的草木味。
红糖凉糕梅花冰粉
宜宾最有名的凉糕,叫葡萄井凉糕。原材料为大米,和凉虾“本是同根生”,不过凉糕一般为整块,凉虾则为水滴状。冰粉自然不必多说,人尽皆知的麻辣火锅伴侣。这家是传统的凉糕冰粉,都是红糖味。
特邀嘉宾四川幺妹激情点评:
凉糕口味清淡,不配红糖的话几乎无味。糕体本身很细腻,入口顺滑,吃了油较多的川菜之后再吃凉糕很爽口。冰粉还可以,正常水平。
吃辣能力有限的北方品鉴团补充:
米糕的口感在嘴里沙沙的,上面还有糖渍的椰果,没有特别甜,适合解腻。梅花冰粉也不错,是一碗正常发挥的冰粉。
人人都说川菜好,不吃川菜白活到老。一顿吃下来,确实大饱眼福口福。综合本次四川人及北方人的评价,这家“宜宾招待所”的吃饭体验确实不错,环境雅宜干净,口味辣与不辣皆宜。
最后送给想要前去打卡的小伙伴两句忠告:人要提前去!菜要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