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金宇澄一切已归平静百花文艺
2023/2/21 来源:不详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245.html
「家書」系列短片第二集金宇澄:一切已归平静
片头片尾音乐:李宗盛《新写的旧歌》
家書项目支持:單農
作家。曾名金舒舒,年生于上海,祖籍吴江黎里。担任《上海文学》执行主编,曾主编《漂泊在红海洋—我的大串联》《城市地图》等。年开始写作,代表作《轻寒》《洗牌年代》《碗》《繁花》《回望》等。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化奖、施耐庵文学奖、华语文学小说家奖、央视中国好书、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作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最有影响力小说、台北书展大奖、中国文学好书等。
〈壹〉·《繁花》到《回望》
六年前,一部以沪语完成的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出版后,一举摘得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和第一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引得一阵热潮。著名导演王家卫更是一口气看完才肯合上书本,他说“《繁花》给我的感觉不是一见钟情,而是一见如故。”不久后,王家卫决定将其拍成电影。这位被认为是小说界的“潜伏者”——金宇澄,终于进入大众视野。之前,金宇澄已在《上海文学》做了近三十年的编辑。
《繁花》封面,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在金宇澄的童年记忆中,父亲独坐在桌前写字的背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金宇澄很少主动去了解父亲,直到长大后,他才从父母日常的只言片语里知晓父亲曾从事中共地下情报工作。这些关于父母的碎片故事,在九十年代曾被金宇澄写进了一篇文章,但父亲让他一个字也不准写,金宇澄只好用“伯父伯母”来替代“父亲母亲”的称谓。
直到年父亲过世,通过查阅和研究父亲母亲当年的信件和一些历史资料,金宇澄才开始真正了解父亲的历史。在尘封的信件中,过往的事件在父亲笔下有着十分丰富细节化、场景化描写。使金宇澄讶异的同时,也唤起了他的创作欲。
后来,在编辑夏楠的再三邀稿下,金宇澄决定将父亲的故事整理出来,应邀刊发于年2月的《家書》别册(《生活》杂志),题为《一切已归平静》。时任《收获》杂志主编李小林看到此文后,让金宇澄扩充了父母的故事后再次发表。最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向金宇澄发出邀约,这部回望父母青春的《回望》得以成书。所以金宇澄说,《回望》这本书起源于《家書》。
《回望》封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
金宇澄在《回望》中写道:“记忆与印象,普通或不普通的根须,那么鲜亮,也那么含糊而羸弱,它们在静然生发的同时,迅速脱落与枯萎,随风消失,在这一点上说,如果我们回望留取样本,是有意义的。”
〈贰〉·《家書》节选
一切已归平静
文/金宇澄
父亲的两个大书橱,装有不少共产国际著作,列宁、斯大林文集,包括《九评》多本政论剪报、线装本旧诗词,初版红布封套《鲁迅全集》是母亲买的,与之相配是父亲的《饿乡游记》、蓝丝绒面《海上述林》。他的阅读兴趣一直与时代同步,年代是高尔基《克里穆·萨木金的一生》,年代除了《静静的顿河》,还有《三个穿灰大衣的人》、《拖拉机站站长和女总农艺师》等苏式主旋律小说。他钟爱和敬佩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有多本中译苏联美术评论,对苏联文化完全接受,包括苏联大马戏团、钢琴家和乌兰诺娃来沪演出,都清晰地记得,保存那些并不显眼的节目单。
年代,他曾裁开两大张红纸,大字书写:“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语录,贴在两扇玻璃门上,以示对运动的理解,没半个月,这几扇门被抄家的人多次打开,搬走大部分闲书、日记、相册,包括一对威基伍德洋青花瓷盘,一座铸铁少年像(记得背面常附有同色的蟑螂卵),一尊据说是真正宣德炉,等等等等,遗留的就是现今泛黄的共产国际理论著作——列宁、斯大林文集,《九评》多本政论剪报,初版红布封套《鲁迅全集》。
年,运动结束开始“落实政策”,父亲和母亲的日记及几大册照相簿都已发还,盘子和零星器物自然不知去向。某一日,父亲接到通知,让他带了当年结具的被抄清单,到上海龙华机场认领图书。父亲和我兴冲冲赶到那个巨大的飞机库,发现库内是一个满眼旧书破纸的超大型堆栈,人头攒动,尘灰飞扬。
无数的人,无数双手,在无数的书册中翻寻,空气充满了旧纸霉味。他立刻就明白了,此番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书,找不到他喜欢的一巨册铜版纸《浮士德百图》。四周都是书主,人头攒动,满眼是书,曾经一本一本从全市各个书橱里取出,由黄鱼车或汽车,敲锣打鼓运至四面八方封存的书,汇集到这个杂乱高广的所在。书与主人间的联系早就彻底割断了,每个来者此刻都念想着过去,这座大库确实也盛满了过去,但只是一种复杂堆叠、深不见底的破碎回忆,每人要找的每一页字纸,已熬煮于目眩神乱的漩涡之中,必与主人无缘了。每一位来者虽被告知,可按单据取回同等数量书册,现场只充满了焦虑与绝望,大家都流着汗,手眼所到之处,只有他人的陌生书册,普遍心情不佳。
那天父亲跟一小青年争了几句,对方基本是失主的代表或家属了,却不明白也不爱惜这些旧物,一路乱翻乱扯,随手把一函一函整套线装书拆散,东拿几本,西挑几本。父亲拉往小青年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拿回去也没有用。对方大声回答:这是个人自由!现在谁怕谁啊!
明显是个受害者,倒蛮有当年害他长辈这种作风!父亲事后说。
……
橱里一直摆有他和我母亲的合影。
那时他们年轻,多有神采,凝视前方的人生,仿佛无一丝忧愁,他们是热爱生活的一对。
金宇澄父亲(二十八岁,《时事新报》记者)与母亲(二十岁,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二学生),恋爱期间在太湖留影。年4月7日
其实拍摄的这年之前,父亲奉命回苏北解放区接受审查,母亲在复旦上大二,不知听了哪个同学的话,想去北方解放区,她的资本家哥哥大惊失色,赶到北火车站,将她从即刻开动的火车上拖回来,关在家里一个月。
一切都归于平静了,现在他们都戴老花镜,银发满头,雨雪即将来临之时,父亲辗转不能入眠,狱中旧伤隐隐作痛,母亲一直是热心的报刊读者和离休组织开会对象,他们身体还算硬朗,没有和孩子住在一起。
有一天早晨,父亲择了菜,喝了一杯茶,后来对母亲说,今天不吃菜了。母亲没听清,去厨房才发现,父亲已把豌豆苗装到黑袋子,丢进了十二层的垃圾通道,无法找回,择剩的枝梗都盛在塑料篮子中……母亲说不出话来,把那些枝梗装入黑塑料袋,扔进十二层的垃圾通道。第二天她给每个亲友打电话,提到父亲这个过失,可惜了那些青翠的豌豆苗。她大声诉说这事,使听者都有触动。
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年,父亲突然被告知去京开会,实际是坐汽车转好长的一段路,被禁闭在一幢不知名的小洋楼里,周围有多幢这类小楼,属于本系统人员,因某大案的株连,每个“有问题”者,独拘一座小楼,书面交代问题,每周允许和家人通信一次,也就是几张无信封的内文。父亲一直不知小楼的位置是在淮海中路弄“新康花园”,距离他长乐路的家只隔两站路,我的母亲也完全相信,他在北京“长期学习”,不在上海。以后是父亲在来信里无意提到“昨晚大雨,响雷”,看了这一句,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他就在上海!因为她记得这晚沪上大雨,空中响彻巨大的雷声。但母亲不能在回信里疑问。
全家合影,年春节
那个阶段,父亲每天独坐,默写那些写不完的材料,有一天听到窗外有小贩叫卖面包(当时有这类小贩)吆喝声,是十分熟悉的一种声调……终于想起来,他以前在家里多次听到这种声调,耳熟能详,“卖面包,罗宋面包,豆沙面包……”离家半年以后,他才明白,小楼与家的距离不远,是小贩游街串巷的同一个范围,这亲切的嗓音,经过了小楼旁草坪和宁静的梧桐,一直游荡,最后可以返回自己熟悉的家,这似乎让他明白,也只有小贩们的世界,才是真正的自由王国。……
(本文将收录在百花文艺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家書》丛书中,敬请期待)
〈叁〉·家書短片拍摄现场
年10月,上海。「家書」系列短片之金宇澄录制现场
在「家書」短片项目的方案初步敲定后,我们率先联络的嘉宾就是金宇澄老师。那是年岁末,《回望》在两岸三地的文学界都掀起热潮,大大小小的奖项令金老师一时应接不暇。后因拍摄方案调整,再次录制视频是年10月。录制前一天,金老师要求看提纲。看完后,金老师发来一长串:
“这提纲有很多问题我难以回答。兴趣还在于对我父亲的进一步挖掘。题题都在挖。如果我还有的话,为什么不写在书里?”
金老师几乎要反悔说“那就不拍了吧”,我们电话打了一个下午,几经说服,“我们问,您可以不回答或者说回答不了。能谈到哪里到哪里好吗,我们不刻意挖。”
最后正如你所看到的,“青年与宿命”、“出事了”、“审查”,到“他其实还算好”、“回望与对话”组成了金宇澄父亲的短片:革命早期,金宇澄父亲的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激情;出事之后,父亲渐渐沉默,到晚年闭口不谈,成为家庭中的“话题禁忌”;在《回望》中,父亲变成以碎片拼贴的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和金宇澄日常所认识的父亲是两种人。
金宇澄老师面对镜头谈论父亲,和他面对电脑书写父亲,也完全是两个人。镜头前的他如坐针毡。好在,一切已归平静,他和我们一起接受了这个方式为记忆与历史留下样本。
理想、青春、牺牲、爱与守候,以及不可逃脱的历史宿命......正如金宇澄在片中这段颇有深意的评论:“我们再去看一个人的一生,实际上他的可能性是非常窄的,你上了这条船或者你上了那条船,有时候也就是在几秒钟就变成决定了你的一生,一直要等到你年纪大了之后,你才知道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到,所以,也有一种宿命在里面。”
关于「家書」
当今中国那些具有创作能量的各界文艺学人,真诚分享他们从“家”的起点一路行至今天的最重要力量源泉所在。此“家书”非指一般意义的家信,而是铭刻在心里的情感。透过安静内省的气质,回望和持守静水流深的传统伦理价值。
「家書」是“出版+视频”的综合项目。出版文本《家書》(四分册)将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在近期集中推出。文本历十年积累,其策划编辑夏楠同时担当系列短片的总监制。「家書」系列短片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和北京天工造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属国内出版社推出“出版+视频”综合项目这一形式的先行试验者。
01:00「家書」系列短片第一季预告片。十二位嘉宾:冯君蓝、金宇澄、李婴宁、严力、童明、向京、吕敬人、张晓刚、刘建华、厐均、施养德、王澍
-MORE-
◇第一集冯君蓝:为了再见的告别
写在纸上刻在心里
出品
百花文艺出版社
北京天工造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鸣谢
單農独家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