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抛荒了就是荒野茶细数人们对荒野白茶的
2024/12/24 来源:不详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蜉蝣,朝生暮死,生命短暂。
夏天一过,属于它们的季节落下了帷幕。
黄昏时分,池塘湖泊的水面上,再也难现成群蜉蝣翩飞的盛况。
《庄子.秋水》有言:“夏虫不可以语冰。”
寿命短暂,活不过夏天的昆虫,它们的眼界受着时令的限制,难以认识四季轮回的曼妙。
当眼界受限时,好比是那只井底的蛙,根本了解不到外面的一片天。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听到了的这样的说法:
“听说白茶中根本不存在荒野茶概念。本身荒野茶也是人工种植的,抛荒一两年,就成荒野了,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野茶。”
荒野白茶不存在?这怎么可能!
回想起春茶季时,翻山越岭看着S师傅带工人们采荒野银针的切身经历,不由得让人感慨。
有些事,在没有亲身经历前,根本没有感同身受!
误解,由此而来。
《2》
误解一:茶树抛荒一两年,就能成为荒野白茶
很多白茶知识了解不深的茶友,会常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误会了抛荒白茶和荒野白茶的概念。
将人工打理的茶园,人为的抛荒,只能成为抛荒白茶,并不属于真正的荒野白茶。
真正的荒野白茶,生于荒郊,长于野外,无人打理,远离尘世,自生自灭。
终年到头,除了春茶季时,茶农特意入山采一采茶外,其余时间直接被茶农忽略。
毕竟,采摘荒野白茶,费时间,费人力,费成本。
分布零散,藏于深山的荒野茶树,要想一睹它的真容,并不容易!
而抛荒茶树,则分散得更为集中。
抛荒白茶,顾名思义就是早年间由人工种植和管理的白茶茶树,由于近三四年、或是四五年来无人再对它们进行管理和修剪,一路自由生长,长高到近两米的茶树。
在生活环境上,抛荒茶树和台地茶树更为相近,可以看出人为种植的痕迹,集中连片分布。
并且,外在野化程度不高的抛荒白茶,离人类的生活聚居区域近。
与经过修剪的台地茶相比,放开劲头生长的抛荒白茶,虽可以长得更高,长得粗枝大叶,但并非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荒野白茶,核心的野劲,远远不及。
现在市面上,真正的荒野白茶数量有限,采摘不易,难以量产,极为难得。
于是乎,部分茶商,想到了偷换概念,用“荒茶”统一含糊称呼,用抛荒白茶代替荒野白茶,指鹿为马,以此牟利。
可见,将白茶抛荒短短抛荒几年,就能成为荒野茶,背后阴谋不少!
《3》
误解二:荒野白茶可以集中连片分布
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错的。
一天,茶友A君发来一段视频,某位主播在介绍“荒野白茶”。
视频里面,那位自称是福鼎茶农的主播,大手一挥,指着一大片茶园,介绍到这就是荒野茶树。
且不论,视频背景里可以清晰的看见不远处的电线杆,说明这片茶园的位置离人类的生活与区域近。
毕竟,真正荒山野岭的地方,电力部门根本没必要花大成本扯上电线,难不成,要拿来电野猪?
但,对于不明真相的看众来说,看着主播所指的这大片“荒茶”,长相明显比旁边经过修剪的台地茶更高大,容易信以为真。
其实,那位主播所指的是茶园,明显一看,就是人为抛荒的。
毕竟,连片集中分布的茶园,一看就很不“荒野。”
真正的荒野白茶,分布是很零散的,东一处,西一处,分布不集中。这得从荒野白茶的来历说起。
自然生在野外的荒野茶树,通过风和动物来播种,繁衍生息。
经过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后,能存活下来,开枝散叶的荒野茶树,数量稀少,四散分布。
另一部分的荒野白茶,很早很早以前,与人类有着渊源。
早年前,白茶市场并非像今日那般火热,单靠卖茶难以维持生计,于是乎,不少茶农走出了大山。
这一走,就离开了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甚至近一个世纪,再也没有回来过。
彻底荒芜下来的茶园,缺乏了人类的照顾,在有限的生长环境下,经过激烈的竞争角逐,最后剩留下来的茶树,十不存一。
这些彻底自由恣意生长的茶树,它们身上完全没有了人工影响的痕迹,在深山中,沉默生长。
最后,太姥山上还有部分荒野茶树,并非茶农荒废的,而是当年红军在太姥山进行游击时,帮助开山,种下来的茶树。这段军民鱼水情,还曾被《人民日报》刊文记载。
而由于年代久远,这些当年红军留下来的茶树,淹没在了茂林当中,彻底的野化生长。
这些茶树,时隔了多年,完全被历史所遗忘,唯有在近年白茶市场火热时,才让人们重新将目光,聚集到它们身上。
不惜深入野岭,将它们一一寻觅。
《4》
误解三:荒野茶,草比人高,长不了茶
很多人认为,既然荒野茶树生长在自然竞争激烈的野外环境,在没有人给它们浇水施肥的情况下,只能兀自生长,听天由命。
这样的情况下,与杂树野草共生的荒野茶树,养料和水分补给根本比不上人工精心照料的台地茶。
好比是陶潜形容的,“草盛豆苗稀”,这样的情况下,哪里还有什么嫩芽嫩芽可供采摘呢?
其实,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低估了荒野茶树的生命力。
相比于有人工除草、驱虫、浇水的台地茶,荒野茶树所面临的生长竞争压力更大,这点固然不假。
通过村姑陈在春茶季时,拍摄的荒野茶树真容就可知,一整株与荒草、杂树、灌木交错生长的荒野茶树,根本难以单独上镜。
若非相熟的茶农带路,哪怕站在荒野茶树前,也难以将其快速辨别出来。
然,有竞争,有压力,茶树的生长才会更有动力。
将根系扎得更深,获取土层深处的水源的养分,将个头不断的往上冒,才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经过残酷自然淘汰,依旧能存活下来的荒野茶树,骨子里的坚韧不拔的劲更强。
初春时,冒着料峭春寒,健壮的芽头不断生出。
相比于台地茶的芽头,同时期荒野茶树新生出的芽头,个头要略瘦小一份。
但内质物质衡量上,荒野茶树的芽头,积累着更多的养分物质和充足的韵味。
浓缩就是精华,这点在荒野白茶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若不信,分别取来普通银针和荒野银针对比试喝,茶汤触到舌头的瞬间,能能感觉出两者的内在,完全不同!
《5》
误解四:有虫眼,就是荒野白茶?
不少人的印象里,需要与自然抗争的荒野茶树,芽叶外观是不漂亮的。
比如,叶片上有着被虫子咬过的痕迹,有着明显的虫眼,才属于真正的荒野茶。
这样的逻辑,其实是不对的。
白茶叶片上有无虫眼,只能证明茶树生长环境的生态好坏,并不能证明是是否属于荒野白茶。
单独看虫眼的有无,难以辨别出荒野白茶的真身。
毕竟,生态环境好的地方,野生昆虫多见。
部分太姥山高山茶园里,甚至还会有野猪光顾的痕迹,二师兄们将茶园的土块,拱塌了不少。
至于茶叶里出现虫眼,那就更为常见了。
除了荒野白茶外,抛荒白茶,台地白茶,都会有虫眼。
并且,荒野茶树的生长环境更为自然,茶树生长速度更缓慢,茶树叶片发育更为厚实。
而台地白茶,土壤更厚,生长条件更有利,发育速度更快,茶树叶片更嫩,更容易受到虫子的光顾。
故而,细究起来,抛荒白茶,台地白茶叶片上的虫眼,要比荒野白茶更多。
生长环境对于茶树有着直接的影响。单看虫眼,难以看透内在!
《6》
分辨出真正的荒野白茶,须得亲自感受个中滋味。
在风味对比上,荒野白茶,抛荒白茶,台地白茶有着明显的不同。
但从野劲上看,真正的荒野白茶,内部的核心劲道,其他两者根本难以相提并论。
荒野白茶内部核心的野劲,才是它独一无二的识别码。
荒野白茶的汤感,除了本身的品种特征外,还蕴藏着野草晒干后的野香。
啜饮一口,茶汤当中的野花香、野草香如同烟火般绚烂绽开,在嘴巴里四处窜。
这是它兀自生长,沐风栉雨,傲然临于天地间具带的傲气。
好比一匹孤狼,炯炯发光的眼睛里,藏着温顺的家养宠物,永远都不会具有的神采。
将误解弄清,告别错的,才能真正的领略荒野白茶的真滋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