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陶渊明能在千年之后仍能被后人怀念
2022/12/25 来源:不详起隐士,大家总是会首先想到陶渊明。所有人都知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的故事。在古代,“隐逸”往往是名人雅士的标签,在诸多隐士之中,唯有陶渊明凭借其高超的诗辞造诣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隐逸诗人。
那么,陶渊明是如何走上隐逸之路的?他的归隐生活又是如何?为何众多隐士之中,唯有陶渊明能在千年之后仍能被后人怀念?
图1陶渊明画像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陶渊明,字元亮(也有种说法是名潜,字渊明),江州寻阳郡柴桑县人(今天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关于陶渊明出生的时间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说出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年),一种是说出生于东晋废帝太和四年(公元年)。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熟悉这段历史,但一听到“哀帝”、“废帝”这样的谥号,就应该能想到当时混乱的时局。
公元年前后,偏安东南的东晋朝廷常年被世家大族把持,皇帝的权力几乎被完全架空:先是桓温于太和六年(公元年)废立皇帝,独揽大权,开始谋求自立称帝,但由于王、谢等世家大族的竭力阻挠,桓温生前一直未能如愿;在桓温死后,谢安、谢玄执掌朝政,并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年)的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当时已经一统北方的前秦,晋室才得以继续偏安东南;太元十年(公元年)谢安去世,谢玄北伐遇阻,出身东晋宗室的司马道子又趁机把持朝政。
图2东晋的疆域(公元年)虽然此时朝堂上波橘云诡的政治斗争还未波及陶渊明,但此时初出茅庐,仍抱有儒家济世报国理想的陶渊明期望能为朝廷效力,为皇帝效忠,并建立一番事业。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节选自《杂诗其五》(陶渊明)
青年时期的陶渊明有这样的豪情壮志并不稀奇,尽管陶家在魏晋时期并不算名门世家,但其曾祖父陶侃对东晋王朝有定鼎之功,曾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军事兼荆江两州刺史、封长沙郡公,位极人臣;而他的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的父亲陶逸官至安成太守。尽管陶渊明出生时,已经家道衰落,但凭借这样的家世,哪怕是无能之辈也能求得一官半职,更何况是陶渊明呢。
为了自己的鸿鹄之志,为了振兴家族,为了替皇帝分忧,陶渊明开始走上仕途。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太元十八年(公元年),三十岁的陶渊明担任江州祭酒,江州相当于今天的江西省以及浙江省、福建省的一部分,而祭酒一官主要是负责文化、教育工作,放在现在也算是个厅级干部了。但陶渊明却很不满意,他并不是嫌弃官太小,而是“不堪吏职”,也就是受不了官场上那一套。既然当官这么不爽,那就继续回家宅着吧,“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就这样被陶渊明抛之脑后了。这也是陶渊明第一次弃官归隐。
没过多久,州府大概以为是陶渊明嫌弃祭酒权力太小,又派人来聘请他为主簿。主簿主管政府的文书工作,往往只有长官最亲近的人才能担任,不仅位高权重,而且前途无量。也不知道上次做官给陶渊明留下了什么阴影,面对这么大的诱惑,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拒绝了,继续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务农生活,尽管他一介书生,不怎么会种地,搞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图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尽管陶渊明已经将建功立业之志深埋心底,但这位曾经写下“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诗人并不喜欢随遇而安的佛系生活。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年),陶渊明加入了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府,担任参军,相当于今天军队中的参谋一职。桓玄是桓温之子,他做梦都想实现自己父亲未完成的遗愿——自立称帝。
这一年,朝廷的权力斗争日趋白热化。司马道子因为年迈,又长期酗酒,竟被自己的长子——年仅17岁的司马元显夺了权。而陶渊明所追随的桓玄也在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夺取了荆州,次年又迫使朝廷任命自己兼任荆州刺史。以荆、江两州为根据地,桓玄开始积极练兵备战,图谋天下。司马元显与桓玄之间的矛盾也因此日渐激化。
作为桓玄的幕僚,陶渊明就是这场巨变的见证者,但他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却并不显眼,甚至缺乏记载。或许,正是这场充满了残酷不仁、自私自利的权力斗争让陶渊明对仕途再次死心。当初陶渊明愿意加入桓玄的幕府,一方面是因为桓玄的父亲桓温对自己的外祖父有知遇之恩,另一方面是因为桓玄打出了“勤王”的旗号,陶家“世食晋禄”,自当为国效命。因此,在桓玄的野心逐渐暴露之时,陶渊明就选择了离开。这便是陶渊明的第二次归隐。
元兴元年(公元年),司马元显下诏讨伐桓玄,但由于朝廷最为倚赖的北府军临阵投敌,桓玄顺利攻占了首都建康,诛杀了司马元显一家及其党羽,成为了东晋朝廷新的主宰者。
元兴二年十二月(公元年1月),桓玄接受晋安帝的“禅让”,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楚”。元兴三年二月(公元年3月),北府军将领刘裕起义讨伐桓玄,同年五月(公元年6月),桓玄兵败被杀,晋室复辟。对朝廷有再造之功的刘裕俨然成为了臣子楷模,这一年六月,陶渊明再次复出,加入了刘裕的幕府,担任镇军参军,后人认为这此出仕正表明了陶渊明“耻事二姓”的政治立场和“不食周粟”的政治节操。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年),他又转入建威将军兼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不久后,刘敬宣退休,陶渊明被朝廷任命为彭泽县令,实现了从私人幕僚到朝廷命官的转变。
一切看起来都顺风顺水,但陶渊明并不开心。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在晋朝,县令有一百亩公田供其耕种,但陶渊明却下令一百亩全部种上高粱(秫谷)用来酿酒,自称“只要让我一直醉着就够了”。后来在妻子的好说歹说下,才勉强同意一半种高粱,一半种粮食。从这种近乎放荡不羁的为官态度上,也可以看出陶渊明是真的不上心。现在晋室也复辟了,刘裕看起来也没有称帝的野心,自己的仕途也还算顺利,靠着朝廷俸禄可以过着安逸的生活,国家多年的战乱从没波及到自己和家人,但为什么就是开心不起来呢?这是为什么呢?
图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在陶渊明任职第81天时,他找到了答案。这一天,寻阳郡派督邮到县里来检查工作,属下提醒他说:“大人,您得穿正装迎接才行。”陶渊明突然就发火了,说下了那句流传千年的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我不能为这些俸禄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于是他当场辞职,把象征权力的印绶还给了县衙,从此彻底走上了归隐之路。在与自己的过去彻底做出了断之后,他如同挣脱笼子,重获自由的鸟儿一般欣喜,在这样畅快无比的心情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
——节选自《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从此,世上少了一个醉酒的县令,多了一个纯真的诗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倘若是童话故事,那此时我们应该说“从此,陶渊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作为结尾。但仅仅知道陶渊明的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挣扎与徘徊,并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与高洁的情怀。向往田园牧歌的生活是人类的本性,但在阅尽世间繁华之后仍安心于田园生活并怡然自乐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那么,陶渊明真实的归隐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图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刚刚回家的陶渊明终于饱尝了“无官一身轻”的爽快自在,此时的他虽然身在乡间,但依然过着较为富足的生活,“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绝对够陶渊明安享余年了。这段日子的陶渊明以“五柳先生”自称,每日读书、饮酒、种田、赏菊,好不快活!
然而,陶渊明本人并不擅长营生,自己又好饮酒,秉持着“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倾尽家财享乐,余下的人生就这样度过吧)的人生态度,自己的家底也逐渐被耗空。他早在《五柳先生传》中也略显自嘲地说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此时的陶渊明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房子、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甚至要靠乞讨为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乞食》(陶渊明)
陶渊明究竟有多能喝酒,能把自己喝得穷成这样呢?根据史料记载,一天,陶渊明的朋友颜延之送了两万钱给陶渊明,结果陶渊明一拿到钱就把这些钱全给了酒家,用来清偿之前喝酒的赊账。
人生陷入如此的窘境,对于信奉“经济自由才是真自由”的现代人而言,这时候就得低下头,抹下面子,放下架子,找个工作养家才是。但陶渊明不用低下头,不用抹下面子,不用放下架子。因为工作已经找上门来了。
先是朝廷征辟他为著作郎,是为朝廷修编国史的职位,但陶渊明拒绝了,至此他也断绝了和官府之间的往来。
又过了一段时间了,江州刺史王弘又想招他做官。魏晋时期的刺史是一州长官,相当于今天的省长,地位不可谓不高。这位刺史大人盘算陶渊明不会直接见他,于是趁陶渊明去庐山时,让陶渊明的一个朋友在半路上拦住他,请他到旁边的亭子里一起喝酒。陶渊明高兴地就跟着走了,去了才发现有贵客早已等候多时。当刺史大人看到陶渊明穷得连双鞋都穿不起,一路都是打赤脚之时,赶紧叫自己的仆人现场为陶渊明量脚做鞋,陶渊明也坦然伸出脚任由其丈量。刺史如此礼贤下士,又有美酒在前,陶渊明当即表示“只要你请我喝酒,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但仍然谢绝了当官之事。
图6陶渊明的归隐地——庐山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年),刘裕篡位称帝,建立南朝宋,即宋武帝。听到这一消息后,陶渊明在此后的文章中注明日期时不再写年号,而只写甲子,以此表明自己“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的立场。这一年,陶渊明写下了著名的《桃花源记》。
到了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年),又一任江州刺史檀道济又来劝说陶渊明出仕做官,因为对于朝廷来说,在新朝初建,急需人才之时,招揽隐居山林的贤士不仅能聚集人才,也证明了新朝顺应天道人心。檀道济就曾这样劝说陶渊明:“贤明的人为人处事,如果天下动荡不安就会隐退,天下太平就会出仕,今天你生活在文明和谐的新时代,为什么要这么难为自己呢?”但陶渊明依然不为所动。因为陶渊明早已明白,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不可能实现了。
中国有个成语叫“终南捷径”,指的是唐朝时有一个人想要做官,但考不上科举,于是隐居在距离长安城最近的终南山,以此扩大影响,后来朝廷终于让他出来做官。在中国历史上,士人通过隐逸来换取政治资本也算是比较常规的操作了,但陶渊明并不在此列。
图7终南山元嘉四年(公元年),陶渊明在享受了22年的隐居生活后,走完了他的一生。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因此后世也称陶渊明为“陶靖节”或“靖节先生”。这位先生留给后世的,共有诗首,文12篇,这些诗文在后来的一千五百多年中塑造着中国独有的美学境界;他的精神、情操、志趣、追求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无限敬仰和追随的理想。
然而,正如大部分伟大的文学家一样,陶渊明的诗文在其生前并不被重视,那么,这些诗文是什么时候被重新发现并被认可的呢?
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及其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理论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这本书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公元年~年),然而在这本书中,陶渊明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不久之后,中国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钟嵘的《诗品》也问世了,这本书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年)至十二年(公元年)间。此书中陶渊明的诗也不过被评为“中品”。
之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年)至中大通三年(公元年)之间,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在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的主持下编纂完成了。这位昭明太子可是陶渊明的第二号铁杆粉丝,他评价陶渊明的诗文“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昭明文选》共收录作家家,收录作品篇,而陶渊明的诗文就有十余首。此外,昭明太子还广泛搜集陶渊明遗世作品,编纂了《陶渊明集》,并为之作传、序。这些都让陶渊明的文章得以遗留后世。
图8昭明太子画像到了隋唐时代,这个诗歌的盛世,陶渊明依然没有达到今天的崇高地位,诗仙李白就曾评价陶渊明“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认为陶渊明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交朋友。但同时是在唐朝,陶渊明的诗中的淳朴自然、坦荡真诚的文风,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真切描绘,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打动了更多的人,这些诗人追随陶渊明的足迹,开启了一个诗歌流派——田园诗派,这些诗人包括王维、孟浩然、白居易等诗坛巨子。
到了宋代,陶渊明的头号铁杆粉丝出现了,他就是苏轼。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也曾在朝堂还是乡野之间纠结徘徊。当他纵观历史,看到了菊下耕饮的陶渊明,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但他终究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彻底与官场做个了断,也许正因为此,他更能体会到陶渊明内心更深层的想法。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一举将陶渊明推上了中国诗坛的最顶峰。苏大学士对陶渊明的诗歌的诸多评价中,其中有一句,笔者深以为然——“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果用一个字来评价陶渊明的诗,那就是“真”,而这个字也是陶渊明一生的最好写照。他三度入仕途,又三度归隐,他想当官便去当官,不会顾及别人是否会质疑他之前的归隐是惺惺作态,他想归隐便去归隐,也不会为此大做文章显示自己如何清高。在这之中没有“利害”、没有“算计”,只有一颗在动荡时代无所适从的心。幸运的是,这颗无所适从的心在田野、菊园、诗酒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
最后,就以这首诗来结尾吧: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其二》(陶渊明)
图9素月出东岭注:
图2取自维基百科“东晋”词条。
附:《陶渊明年表》
编辑:希罗
校对: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