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红艳艳村民乐融融紫云红院村特色田
2022/11/3 来源:不详哪里看白癜风专业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7月23日,一场特殊的乡贤讨论会在紫云自治县坝羊镇红院村大榕树下热闹展开。这是近年来,红院村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切实把群众组织起来,自发、自觉、自愿参与村庄建设和村居环境整治,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生动体现。
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红院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等不靠不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红院村属布依族聚居村寨,民俗节庆浓厚,民族风情浓郁。古树参天,河水清冽,风光无限好。观余年“杆兰式”传统古寨文明,赏余年守寨古树金丝楠木,集特色田园、乡村风物、布依韵味于一身。村里出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民根雕艺术家等模范典型,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红院村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村民自治,打好乡情、产业、自治“三张牌”,助力乡村振兴。年5月,红院村被确定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年8月,在全市个村居评比中,红院村排名第18,被评为宜居乡村先进村。年12月,红院村被确定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
“不等”:时不我待打好“乡情牌”,乡贤寨老聚合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就。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贤寨老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人力资源。
红院村的发展,乡贤谋、群众干;红院村的路子,乡贤探、群众找;红院村的规划,乡贤议、群众施。
红院村“千名红院人”规划建设家乡行动的视频“火”了。红院村招引乡贤,搭起“情”字平台,做足“情”字文章,引导乡贤用智慧“反哺”家乡建设的做法“火”了。全村余名红院村籍在外干部、乡贤能人等,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共同出谋献策,共绘发展蓝图,收集到村庄建设发展意见建议60余条。
红院村举办布依族“六月六”活动
红院村既积极争取乡贤手中“资源”,帮助家乡建设和发展,还注重发挥寨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年村里组建乡村振兴理事会,聘请全村有影响力的退休干部、党员、乡贤能人担任理事长、理事。年底红院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理事会带头开展“整治环境迎新春.人人行动为家园”活动,共发动村民余人次参与,年龄跨度最小6岁、最大87岁。
“从最开始团结少数争取多数,到团结多数争取少数,到最后连片带动全员参与,乡贤、能人、寨老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不可低估。”红院村党支部书记罗松表示,乡村振兴理事会在宜居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路观念,在团结中传递;措施办法,在聚力中成型。
“不靠”:因地制宜打好“产业牌”,科学布局添动力
红院村蔬菜种植基地
乡村振兴,产业“牵引”。
产业兴旺,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 走进红院村田坎寨组,河水清澈、道路整洁,大田大坝人勤景新。坝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开胜站在田埂边,向记者详细介绍红院村以及全镇产业发展的组成要素:“红院村着眼于推广‘三种模式’,调优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全村固定资产、辣椒及红薯等产业进行管理运营;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坝区、民宿、肉鸡养殖等产业开展管理运营;采取返租倒包模式,对全村茶叶进行管理运营。目前,全村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户,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每年带动利益联结户增加户均年收入余元。” 谈及村里的产业规模,红院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国军向记者一一细数:茶叶种植面积亩,可采面积亩;养鸡场一个,现养鸡0余羽,年出栏3批共计1.8万羽;打造布依古寨民宿,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共计投入万元,第二期打造正在申报中。红院村实现坝区土地流转亩,用于种植菜芯、豆苗等,两年间村民务工收入达余万元。 “下一步,红院村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高定位提升茶叶品质,高标准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规格建设田园乡村,统筹推进特色乡村旅游,带领群众捧好‘茶杯子’,提稳‘粮袋子’(菜篮子),过上‘好日子’。”彭国军说道。
“不要”:聚焦重点打好“自治牌”,共建共治增活力
竹篾编制的烟灰筒,陶罐改造的小花盆,碎瓦拼贴的小砖墙,古朴中流露俏皮,简洁中不失别致,这是村里的建筑师傅吴江华的村庄艺术,更是村民自治凝结的智慧。
近年来,红院村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村民自治,在缺少资金项目支持的情况下,采取“四共”(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三建”(建党小组、建村民自治小组、建村民监督小组)的方式进行创建;教育引导全体村民自觉、自愿、自发、自主参与到家乡创建中,“自己的家乡自己建、自己的家乡自己管”。
红院村布依族妇女展示传统手工织布技艺
榕树下,院坝上,儿童嬉戏,老人休憩。四个月前,这块休闲地还是村民杨金华家的杂物房。在外地打工的杨金华,得知村里要修公共休闲场所,答应让出杂物房,还主动拆除钢架棚,自己做防水,打造了院子微景观。
像杨金华这样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在村里并非个案。据统计,年5月至年8月,红院村全村村民无偿捐献、自愿投工投劳折合资金达多万元参与村庄建设。
“红院村在创建中注重加强和培养村民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村民虽然是个体,但大家都脱离不了集体,村级注重教育引导,培养村民大局意识,放大集体利益,以集体利益为重,以集体引导村民,以集体管理村民,以集体约束村民。”罗松告诉记者。
村里对前期创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红院村六步群众工作法:党建引领要做好、乡贤寨老不能少、优秀传统是个宝、集体荣誉要守好、宣传教育要跟上、“四共”“三建”来保障;集体荣誉要守好。
红院村,不等不靠不要,主动作为。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奋斗,发挥了优良的田园乡村建设的示范作用。
初秋的骄阳下,希望的田野一派生机盎然,一幅充满浓浓乡愁的美丽乡村动人画卷,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郭修段斌程丽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