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年轻人返乡种田,是退路还是出

2023/11/22 来源:不详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年轻人返乡种田,是退路还是出路?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最近,不少年轻人在网上讲述自己离开城市、返乡入乡的故事。他们正在经历的乡村生活,有夕阳好看、雨声好听的诗情画意,也有劳作辛苦、生活孤独的烦闷惆怅。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万人。对于在乡村生活创业的年轻人来说,这是退路还是出路?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图片来源:搜狐网

  整洁的村屋,明媚的光线,慵懒的黄狗,烂漫的野花,脸上写满惬意自如的年轻人面对镜头,忙碌时种田养蜂、采茶挖笋、煮饭烧菜、染布制陶,闲暇时吃西瓜、听蝉鸣、吹山风、数星星。在短视频平台上,乡村生活主题从冷门到热门,从沉寂到火爆。因为背景风光太美而被调侃P图的“假背景男孩”、一票难求的“村BA”篮球赛、一砖一瓦亲手打造的梦想小屋,频频“出圈”的乡村生活,让不少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的窗口增进对乡村的了解,满怀憧憬,希望在此间过上“向往的生活”。

  有的人在乡村寻找退路,或是把这里当作疗愈身心的港湾,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压力,大口呼吸新鲜的空气,极目远眺漫山的翠色,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缓慢节奏中收获放松和平和;或是把这里当作亲近自然陶冶情操的学校,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踏实和满足。有的人在乡村发现出路,把这里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搞种养殖、拍短视频、开展直播带货,在广袤的土地收获宝贵的青春体验;不仅如此,根据综合测算,一个返乡创业项目平均可吸纳6到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灵活就业,年轻人不仅能实现个人的追求,还能带动村民们就业致富。

  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乐于返乡入乡?一方面离不开厚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之中,对田园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文人墨客笔下,乡村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闲适,也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辛劳;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泊,也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热闹;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也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自然美景。田园牧歌的浪漫,“莼鲈之思”的呼唤,恬静美好的乡村生活自有一种穿越古今的强烈吸引力。

图片来源:搜狐网

  先有美丽的乡村,才有向往的生活;有了乡村的振兴,就有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入乡,折射出这些年发生的山乡巨变,彻底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曾经世世代代靠手扒岩石出行的深山村寨,如今修通了盘山路,架起了铁索桥,“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曾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瘠之地,如今因地制宜找到特色产业,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曾经炸山采石粉尘漫天、村民连窗户都不敢开的村庄,如今从“卖石头”转为“卖风景”,重现秀丽的山川;曾经“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村庄,如今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产业、教育、医疗、生态、文化,乡村方方面面的改善越来越多,让一些曾经极力跳出农门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又主动回到家乡。

  乡村总是张开温柔的臂弯,包容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无论是寻找退路还是出路,只要心里有目标和方向,人们总能在乡村治愈焦虑、坚定信心,磨炼意志、增强本领,实现价值、收获成长。但不能否认,目前的乡村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便,对很多人来说有许多必须从头学起的知识和技能,也将面临观念和习惯的转变。习惯叫外卖的人,在这里要亲手操持一日三餐;曾经五谷不分的人,要从头学习各种农业知识,也要面对来自自然和市场的风险挑战;喜欢说走就走、来去自由的人,将在这里深刻理解费孝通先生所说,“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在返乡入乡之前,还有许多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确认自己能否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能否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把乡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纵横数千里的地理差异,造就了中国天南地北独具特色的60万个村庄。每一个乡村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村里的每一个年轻人也都将书写精彩而独特的人生故事。

  这正是:

  白云深处有村庄,青山脚下耕织忙。

  莫问客人从何来,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

许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