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比屈原,下比杜甫的隐逸诗人陶渊明,与自
2025/1/7 来源:不详《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曾经有人问我,人生最高的追求是什么?我脱口而出的就是其中的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儿时,在山村里的屋前种下了菊花和美人蕉。到了菊花开放季节,五颜六色的争奇斗艳,看其形闻其香就足够了,从没有采过菊花,只欣赏它们绽放的美丽。
村庄在群山环抱中,开门见山,南边的山没有庐山的奇秀,却是高耸入云,此山之高只爬上过去一次,从侧面爬耗时半天,正面下山根本无法站着走下来,几乎是一路坐在地上滑着厚厚的树叶下去的。儿时与山作伴,爬山是辛苦的感觉,站在山脚下也没有悠然的气氛,一切都很正常,如今再回想却是悠然向往之。
但是人生的纠结之处则在于,追求和现实可能是两条线,人生总是在纠结中度过。千年之前的陶渊明却没有这种纠结,他是完全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也正是他这种自然的人生态度和诗作,让他成为无数后人艳羡的自然田园派第一人。
梁昭明太子萧统搜集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并亲自作传,对陶的评价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更设想: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发出疑问:“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欧阳修晚年读陶的心得:“吾见陶靖节,爱酒又爱闲,二者人所欲,不问愚与贤。奈何古今人,遂此乐犹难,饮酒或时有,得闲何闲焉。”
千古之下,爱陶敬陶之人不可胜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陶拥有了这么多的追随者?原因只在自然两字。
陶渊明其人其事
度娘中关于陶渊明的简介看上去并没有多少出彩之处:陶渊明(或年—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魏晋之时阶级矛盾尖锐,于是,不少的文人明哲保身,转而饮酒作乐,傲啸山湖,其中著名人物就有竹林七贤。到了东晋时庄老意识形态依旧流行,时代加上个人的品性,所以陶渊明一生可以说是追随着庄老的脚步同时也爱酒如命,同样陶渊明将“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引为知己。
当然更让人津津乐道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弃官而去的故事,《晋书·陶潜传》中详细记载了这样的事迹:
偃兆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弯腰,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
弃官与官场的体制有关,更多的还是他对于自由及真我的追求,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无愧于内心。
在其诗作《归园田居》中表达了这样的情感,为什么要归去?诗人自有其说法。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的一生已然不想混迹于官场,对于结交官员也是兴趣寥寥,刺史王弘曾经亲自去拜访他,他却以有病在身为借口不肯见他,后来他对人说:”我不是为了要表现高尚廉洁来让人仰慕名声,岂敢以王公贵族绕道乘车来访而觉得荣耀呢”。但是陶渊明爱酒这个嗜好却让王弘找到了漏洞,一日让他的朋友庞通之等人携了酒,先在陶渊明去庐山游玩的半路迎接他,陶渊明见到酒后,就在野外的亭中取杯喝起来,高兴得忘记了前行,这时王弘才出来和他相见,这时陶渊明倒是忘记了曾经回避的事了,于是就欢宴了一整天。
陶渊明没有好鞋子,王弘嘱咐左右人替他做鞋,左右的人请问鞋的尺寸,陶渊明就在座上伸出脚让他们去测量。
王弘以后想见他时,就在山林水泽中等着他,每当陶潜酒米缺乏断绝时,王弘也经常来接济他。
真的与王弘相见后,陶渊明也没有做迂腐的事,倒是顺其自然起来,是真正达然的品性,既然躲不开那就自然相待就成,也不以对方官职而感觉别扭。
与李白不同,李白是完全蔑视权贵并最终为权贵所不容,而陶渊明只是追求自然的境界,真的有权贵也是坦然面对,不以自傲来对待他人,不然王弘也不会三番五次的与他相见,更是经常接济他了。
陶渊明其诗其情
梁启超曾经说过:“渊明何以能够有如此高尚的品格和文艺?一定有他整个的人生观在背后。他的人生观是什么呢?可以拿两个字来概括他:‘自然’”。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一直是人类的纠结之处,曾经我们认为人定胜天(自然),然后开始与天斗并自得苦乐的过程,自然没有言语,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开始对立起来,对立的后果就是自然虽然不说话,却会以不同的方式反馈于人类,不过这个反馈可不是好事。
当人类在于自然的争斗的过程中,渐渐了解到原来人和自然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和谐相处,而这种和谐相处在历史上若论出一个人物来,陶渊明当仁不让的排在前面。
文如其人,陶诗中多以田园风光、天地自然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刻意为之。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梁启超同样说道:他并不是因为隐逸高尚有什么好处才如此做,只是顺着自己本性的‘自然’”,“‘自然’是他理想的天国,凡有丝毫矫揉造作,都认作自然之敌,绝对排除。他做人很下艰苦功夫,目的不外保全他的‘自然’。他的文艺只是‘自然’的体现,所以‘容华不御’恰好和‘自然之美’同化。
罗辑思维中有一期节目《为什么陶渊明》时谈到一个观点,陶渊明并没有反抗什么世俗之类,而是真正的沉浸在隐居的田园生活中。
新闻中经常有终南山隐居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可能有一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这些隐士到底是真隐士还是假隐士呢?若要隐是不是一定要远离人烟,远离他人才叫隐士?所以很多隐士的这种生活方式,只是对世俗生活的抗争,要远离这样的世俗生活并寻找自己内心的存在感。陶渊明并没有抗争这样的生活,依旧是:“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家长里短,共谈家事,这就是生活本身的状态而已。
陶渊明的这种自然之情已经深入骨髓中,并没有刻意为之,只是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与自然做到了天人合一。
年7月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拿着一把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在两年时间内独自生活(不能算是隐居)在瓦尔登湖畔,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集《瓦尔登湖》,在瓦尔登湖边他不断的思索,表达着一个贯穿于作品中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
而千年以前,在东方,有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践行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而正是他的身体力行以及作品中表达的自然情况,虽然在同时代中并没有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当他的这种自然精神穿越历史的时空时,却让无数后来者仰望之,在自然中诗意栖居的古往今来唯有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节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