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老了,就回家种菜养花
2022/4/22 来源:不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在陶渊明所有的诗词里,最喜欢《归田园居·其三》。
语言与诗意的美不需多说,更爱的是这首诗里的生活气。
一直记得中学时代,学到这首诗时,老师的解释:
“草盛豆苗稀。换句话说,他种的一点也不好,都杂草丛生了,还是每天早出晚归的,扛着锄头去田里种豆。”
踩着清晨的露水,踏着傍晚的夕阳,在田园里奔忙。
看看自己田里的杂草,再转头望望别人的豆田,无奈的笑笑,低头继续忙碌。
日复一日的在田园里,脚踏实地的生活着,闲采菊花,吟诗煮酒,坐看山野,云雾迷蒙。
脚下,是烟火的人间,心底,是满腔的悠然。
原来,中国人喜欢种点什么,种的不止是温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份雅情。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说:“中国人走到哪里,都得想办法种点菜出来。”
种菜,是中国人的天赋。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看到新鲜的泥土,总会想着,是不是能种点菜。
于是,我们见过长在各个地方的菜,阳台的泡沫箱里,花盆里,是常规操作。
地砖的夹缝里,非洲的沙漠里,凡是能长出杂草的地方,就一定能种上菜!
这样的种族天赋,自农耕文明开始,到五千年后的当今,未曾退化,甚至愈发强大。
比如东晋陶渊明,写下“田园将芜胡不归?”;
三国时代诸葛亮,读书观天下,躬耕于南阳;
宋朝苏东坡被贬惠州,借来半亩田,种菜养性;
明代郑和下西洋,也是因为会在“海上种菜”才让船队免于坏血病的魔咒。
《瀛涯胜览》中记载:
郑和船队在船上,种植了各种瓜类、茄子、胡萝卜,甚至葱姜蒜等调味料。
而同时期的他国航海家,例如哥伦布、达伽马、以及麦哲伦等。
在航行过程中,因缺乏蔬菜中维生素的原因,失去了两百余万的水手。
种菜,是中国人最为平民化的天赋,也是这样的天赋,让我们拥有二十四节气,拥有谚语俗话。
华夏文明,江山社稷,在一句句农耕谚语中传承,在一颗颗泥土里生长。
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愈发成为流行。
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纪录片,那些生活在乡下小院里的博主,点赞量总是居高不下。
最为典型的,当然是李子柒。
很喜欢这个女孩儿的生活模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能上山采蘑菇,挖野菜,能回家开垦土地,种菜养花。
每个视频都是生活与诗意的融合,总能给人一种中式美的享受。
除她之外,亦有很多田园博主,每日分享自己小院的土地。
拍摄菜籽从种下那一刻的状态,再到慢慢吐芽,长叶,成为绿油油的蔬菜。
让千里之外的屏幕前的我们,和他们一起享受种植的快乐。
当然知道,在光鲜亮丽,岁月静好的镜头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辛劳与汗水。
即便如此,仍是向往这样的生活。
如海子所说:“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除了粮食与蔬菜外,其他一切,都不用操心。
不必操心车贷房贷,不必操心工作繁杂,只是单纯的吃饱穿暖。
如此,安享清欢,安度流年。
在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要是用最短时间,走最短距离度过一生,欢愉的果实可不会砸到你头上哦。”
“欢愉的果实是什么?”
“那是只有不借助导航与互联网,甘愿绕远路的人才能找到的小小的奖励。”
当代人的一天,太忙了,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忙着寻一个站稳脚跟的地方。
世事喧嚣,尘世繁杂,逃不开,也躲不掉。
但是等我老了,一定要回老家,将小院打扫干净,开辟出属于我的一片菜园子。
如蜂蝶采蜜般,在我那一方小园里,拔草除虫,摘菜寻瓜。
不以互联网为媒介,而以双眼双手为桥梁,脚踩泥土,头顶阳光。
每日最大的事情,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