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比吃肉更补营养师来告诉你真相
2025/1/21 来源:不详继张文宏医生说了一句「早餐不能喝粥」,在网上引起争议后,上周耿直的张文宏医生接受采访的时候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中国人最喜欢喝鱼汤了,鱼渣也要吃掉,都是蛋白质。」
大家是不是想起了妈妈经常说的一些话:
“先喝点汤,很滋补的。”
于是,感冒发烧要喝汤补充营养,产后宝妈要喝鱼汤下奶,骨折了也要喝汤补钙。。。
“饭前来碗汤,趁热喝。”
一碗热腾腾的汤咕噜咕噜就下去了。。。
01汤,营养价值真的有这么高嘛?
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可以看看下表,鸡肉和鸡汤的主要营养素对比。
鸡汤主要成分其实是水,剩下的就是脂肪、蛋白质和钠了。
另外还有少量微量元素,比如钙、维生素B2、鲜味氨基酸少量溶入水中,维生素A、维生素B3、锌等营养素含量为0,相比于鸡肉,鸡汤的营养价值很低。
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新冠病毒,疾病期和恢复期都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以保证人体和病毒的对抗胜利。
以蛋白质为例,鸡汤和鸡肉差了16倍!吃g鸡肉可以满足一天中近1/3的蛋白质需求,但如果改成喝汤,要一口气喝毫升(1天的饮水量),蛋白质补充上了,也“撑死了”。
另外,毫升的汤,钠含量大概有g,相当于喝了8g盐,加上吃的其他食材,每天的盐摄入量妥妥地超标了。
所以鸡汤要喝,肉更要吃。其他的鱼汤,排骨汤也是一样的道理,喝汤的同时要吃渣。
02一些常见的喝汤谣言
喝骨头汤能补钙?
骨头确实含钙丰富,但和补钙关系不大。
首先骨头中的钙人体难以吸收,其次就算炖很久,加醋,那些钙也很难溶进汤里。
有研究表明,压力锅熬骨汤1小时和瓦罐熬骨汤4小时,汤里的钙含量仅为1.0~1.2毫克/毫升,钙含量极低(一杯毫升牛奶的钙含量是毫克)。
另外,骨头汤中的脂肪、盐及嘌呤还挺高,减脂和尿酸高的人群尤其不建议喝。
想要补钙,主要保证三类食物的摄入:
(1)奶类食物。包括牛奶、羊奶等动物奶,酸奶等发酵乳,以及奶酪、炼乳等。
(2)豆腐类制品。包括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干、豆腐丝、豆腐、千张等。
(3)深绿色叶菜。包括油菜、菜心、小白菜、乌塌菜、芥蓝、羽衣甘蓝、苋菜、甘薯叶、豌豆苗等。颜色越绿,叶子质地越致密,通常意味着钙含量越高。
白色浓汤是不是营养价值更高?
大部分人可能认为,汤需要炖透了才行,白色浓汤说明把肉里面的营养素都炖出来了。
其实汤变成乳白色,要归功于脂肪。
乳白色的鱼汤、肉汤、骨头汤、鸭架汤、猪蹄汤,都是含有不少油脂的汤。而其他的营养素,比如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不会因为炖的时间久及炖成白色而含量更高。
对于哺乳期的宝妈妈来说,喝过多的白色“催奶汤”,反而更容易堵奶。
03喝汤小贴士
(1)喝汤的同时要吃肉
肉的营养价值比汤要更丰富,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比如钙,锌都在肉里哦。
(2)撇去汤上面的浮油
浮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实是没什么营养的,喝多了反而容易让你变胖。
(3)煲汤的时候少放盐
大部分中国人盐摄入量是超标的,而长期超标容易引起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需控制在6g(3个塑料小白勺)以内。
(4)热汤等放温了再喝
中国人消化道肿瘤的患病率高居世界前列,这与喜欢吃烫的食物是密不可分的。过热的食物容易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而胃黏膜的长期慢性损伤,就容易引发癌症。WHO明确指出,喝65℃以上的热饮料或汤,可能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