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格物致知朱熹和王阳明谁是对的
2024/10/31 来源:不详王阳明
《四书》,尤其是其中的《大学》,可谓微言大义,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掷地有声。
在《大学》中,不少格言警句都被后人奉为圭臬。人们置之座右,用以自戒。这其中,“格物致知”四字可谓是最常见的。
不少大学还将“格物致知”作为校训,如香港大学的校训为“明德格物”,中国政法大学的校训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南昌大学的校训为“格物致新厚德泽人”。
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南昌大学校训:格物致新厚德泽人除了大学校训,“格物致知”四字最常见的可能是一些国学爱好者或一些小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办公室里挂在墙上的书法作品。
但是,到底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有多少人可以清晰的说出四个字的意思呢?实际上,历史上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有过很大的争论。
格物致知《大学》开篇的三纲八目谈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要平天下,必须治国;要治国,必须齐其家;要齐其家,必须修身;要修身,必须正心;要正心,必须诚其意;要诚其意,必须致其知;致知在于格物。
平天下,毫无疑问是儒家认为最伟大的事业。但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从平天下一步步往实处和细处推进和递进,最终落实在了“格物”上。
对于“致知在格物”这句话,朱熹在做解释时写道,“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的解释很清晰明了,所谓致知,简而言之,是获得更多且更广泛的知识;而所谓格物,从字面而言,就是至物,简而言之或化而言之,就是探究万事万物之本末。格物是致知的基础,即探究万事万物的本末,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追求儒家的大千世界所共同遵循的“理”。
四书集注图片《大学》有“一经九传”。除了在“经”中解读格物致知的含义,在“传”中,朱熹也做了详细而精彩的解释和解读。当然了,这一部分是朱熹补写的。所谓补写,也就是《大学》原文中并没有这一章,朱熹熟读此书数十年,“补其阙略”,最终使得《大学》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朱熹补写的内容是: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句话的解释:
“右边的传(即第五章)应该是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但是现在却没有了。我尝试用程子的意思来补充,‘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说,要想获得知识,在于接触事和物,穷尽事和物的理。人心之灵都有认知;天下万事万物都有理赋予其中。只是理是无穷的,所以认知不尽。所以,《大学》这本书一开始教化人民的时候,一定要让学习的人接触所有天下的事和物,根据其已知道的事理而更加穷尽其中的事理,目的是达到认知的极点。等到在此用功久了,人的认知突然之间豁然贯通,则万事万物的里外粗细没有不清楚的,人心的‘全体大用’没有不明白的。这就叫做格物,这就是获得知识。’”
朱熹毫无疑问,朱熹的话即使放在现在来看,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常科学的。要认知一个事物,必须要接触它,深入地探究研究它,用科学的试验来证明它。毫无疑问,这是非常正确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因其认知而局限的地方,也就是朱熹所谓的格物致知,最终都是为了认知和追求到儒家的“理”。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在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四书集注》序言中写道,“朱熹为《大学》补写的‘格物致知’章,堪称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论的精髓。”
年(南宋光宗绍熙四年),朱熹在其漳州任上刊印了他编著的《四书集注》,这部书汇聚了他数十年的心血,千锤百炼而成,可谓是中华历史上难得少有的泣血之书。
朱熹逝世后不久,四书集注成为中国大地上持续七百多年的科举用书,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圣人经典。
不过,明朝,浙江余姚青年王阳明却站出来挑战了朱熹的权威观点。
王阳明格竹开始,王阳明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的三好学生。为追逐圣人的脚步,王阳明将朱熹和四书奉为神明。王阳明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流传至今,比如最知名和有趣的莫过于王阳明格竹了。
王阳明想首先通过家里的竹子来开启他的格物致知之旅。王阳明端坐在门口的竹子前,不吃不喝,不眠不寝,几天几夜下来,发现并没有把竹子格出什么来,相反,自己到一病不起。格竹的失败,让王阳明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产生了怀疑。
王阳明后来在仕途上经历了一番波折后的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在这里,王阳明顿悟了,王阳明领悟到,所谓格物并不是格外物,而是格内心,王阳明领悟到,“理”并非存在于身外的万事万物之中,而是存在自己的心中,即“天理即是人欲”。后来,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观点。
近一二百年来,王阳明得到很多名人的推崇。不仅在国内,王阳明的思想还流传到海外,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还提出,一身低首拜阳明。在现在的商业社会中,王阳明及其思想仍旧非常有市场和地位,不少企业家参加了一些致良知的活动后,纷纷感叹心灵受到了洗礼。
笔者在此对王阳明其他方面不做过多评论,此处仅仅谈论格物致知。
在笔者看来,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并且是很大问题的。首先,从王阳明格竹谈起,如果是要研究竹子,只是坐在竹子旁边苦思冥想,那就可以获得和了解竹子的“理”的话,那真是太可笑了。
孟德尔格豌豆十九世纪的奥地利有一位神父,名叫孟德尔,他也做了一件类似王阳明格竹的事情,不过,他格的不是竹,而是豌豆。这位神父不是像王阳明一样坐在豌豆苗前做思考状,他花了八年时间做了豌豆实验,并且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一一记录在案。最终,根据这些结果,这位神父发现了一些豌豆的种植、遗传、生长规律,并且这些规律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后来,人们发现了这位神父得出的规律后再经过验证,将其分别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因为科学地“格豌豆”并且得出了科学的规律,孟德尔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至今,世界范围内的初中或高中生物学课本里还在学习他的试验、规律、方法以及精神。
王阳明和孟德尔,一个格竹,一个格豌豆;一个坐而空想,头痛不已;一个起而行之,用实验来发现规律,并且最终还用实验来反证其所得出的规律,最终将规律上升为定律。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王阳明的格竹并不能称之为格竹,只能说是思竹,或者想竹。那么,王阳明难道就不会验证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吗?肯定会的。只不过,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这些局限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政治、经济、文化……无一不在影响每个人的认知,甚至个人的认知也会影响个人的认知。毫无疑问,王阳明根据自己的数十年的从政经历、人生经历、文化阅历在一次次地验证自己的理论。不过,遗憾的是这些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他没有用事实和实验来证明这些理论。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做了一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议论文。
丁肇中写道: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丁肇中也对王阳明格竹的可笑之处做了点评: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丁肇中指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书《四书》中的《大学》提出了“格物致知”,非常具有现代科学性。如丁肇中所言,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不过,也如丁肇中所言,中国古人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这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章句序中写道: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曲阜孔庙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虽然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性,但是人人生而不平等。圣人是完完全全的人,圣人可以尽其性,但是圣人之外的普通人“气质之禀或不能齐”,仁义礼智不是这里少了,就是那里少了,他们“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因此一旦天下出了一个能尽其性的圣人,天就会让这个圣人成为亿万黎明百姓的老师,这个圣人治理和教化百姓,让百姓重新获得他原本就应该有的仁义礼智之性。
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可笑的。当然,今天的讨论主题不是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回到主题,儒家争论了近千年的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谁的是正确的呢?
行文至此,已有结论。